汽车行业风云(参数丨图片)变幻,一度濒临绝境的小鹏汽车,今年一飞冲天,如今市值更是超越蔚来和理想。
“蔚小理”变成“小理蔚”,一路狂飙的小鹏汽车,进入另外一个维度,就连马斯克都来点赞了。作为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终于熬出头了。
![]()
1. 市值超越理想和蔚来
双十一的这一天,小鹏汽车港股股价暴涨约18%,总市值攀升至2071亿港元。同一天,理想、蔚来的市值,分别为1608亿港元、1353亿港元。
这意味着,小鹏汽车市值大幅超越了理想和蔚来,成为国内上市新势力中的市值“佼佼者”。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小鹏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对理想和蔚来的市值反超。
不仅如此,小鹏汽车市值还超越了传统汽车巨头吉利(1833亿港元)。
![]()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销量节节攀升,月销已经超4万多台,远超理想和蔚来。销量的持续暴涨,给了小鹏股价持续上涨最根本的动力。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股价从40多元,一路暴涨至如今的100多元,市值水涨船高翻了两三倍。
而此前举办的2025科技日,是小鹏汽车近日市值飙升的直接催化剂。
在2025科技日上,小鹏发布的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2. 新势力竞争格局重构
小鹏汽车在销量和市值上,双双实现对理想和蔚来的超越,说明三大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格局已然重构。
2020年那个时候,蔚来是资本市场最为看好的车企。当时蔚来销量一马当先,换电模式也被追捧,市值一度飙升至5000亿元。
到了2022年至2024年,理想依靠增程式技术路线和精准家庭用户定位,销量火爆并反超蔚来,而且还成为首个实现盈利车企。
一时之间,理想风光无限,稳居新势力市值榜首。
![]()
不过进入2025年,理想汽车因无法再独享增程式产品红利,叠加纯电产品遇阻,从而销量下滑,市值持续萎缩。
蔚来品牌虽然因为乐道品牌上市有所回暖,但是销量和市值增速远远不及小鹏。而小鹏又进入成立以来最好时期,多种因素叠加之下,小鹏汽车市值登顶。
曾经被称为“蔚小理”的三大造车新势力,如今已悄然变为“小理蔚”。
当然,资本市场总是提前反应预期,小鹏市值超越同行的背后,是其彻底打开了想象空间。
3. 小鹏进入另一个维度
11月5日,小鹏汽车在广州举办2025科技日。在这次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了第二代VLA模型,以及包括Robotaxi、第二代IRON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在内的三大具身智能产品。
其中,第二代IRON人形机器人酷似真人,甚至引发网友关于“是否是真人扮演”的质疑。
为了自证清白,创始人何小鹏不得不“扒衣”自证,展示了机器人的内部构造。
马斯克也在X平台点赞了小鹏的人形机器人,还称“整个机器人市场将由特斯拉和中国主导”。
![]()
2024年科技日,小鹏汽车的定位还是车企——未来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
而今年科技日,小鹏汽车的定位变成了科技公司——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何小鹏也宣称:“小鹏不仅仅是一家纯电车公司了。”显而易见,小鹏汽汽车的野心已经超越单纯的汽车制造了,剑指科技公司。
从市场的反应来看,资本用真金白银接受和认可了小鹏汽车的这种转型。
![]()
小鹏汽车的商业模式,正在从单纯“卖车”向“科技生态”转变。如果要做一个类比,小鹏汽车正在朝第二个“特斯拉”的方向努力。
特斯拉销量只有丰田的零头,可是其市值高达14000亿美元,是丰田(2700万亿美元)的五倍多。
原因就在于丰田是车企,而特斯拉被看作是科技公司,潜力无限,估值自然就高。
当然,想要真正成为第二个特斯拉,小鹏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毕竟小鹏现在还没有盈利,仍处于亏损烧钱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