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XQ3九丞 校园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互动教学与数据可视化
校园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互动教学与数据可视化能力,通过触摸屏查询终端、移动端APP、3D气象模型等交互工具,将抽象的气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动画和游戏,成为气象科普的“启蒙导师”。以某品牌校园气象科普平台为例,其配备的10英寸触摸屏终端可实时显示“当前气温25℃、湿度60%、风速3m/s”等数据,并支持“历史数据查询”
![]()
(可查看过去1年的气温曲线)、“气象知识问答”(如“为什么夏季午后多雷阵雨?”)等功能。在2025年某小学的气象科普活动中,学生通过触摸屏操作,直观观察到“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上午10点气温22℃,中午12点升至28℃),结合老师讲解的“太阳辐射与气温关系”知识,理解了“为什么夏季中午最热”的原理,活动后学生气象知识测试平均分提升40%。
数据可视化的价值体现在跨年龄段科普适配上。平台针对小学生开发了“气象卡通游戏”(如通过控制“云朵”收集水蒸气,模拟降雨过程),针对中学生则提供了“气象数据分析工具”(如计算“月平均气温”“风速频率分布”)。某初中应用后,物理教师利用“风速数据分析”功能,引导学生通过Excel处理系统记录的“一周风速数据”,计算平均风速、绘制风速分布直方图,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地理教师则通过“3D气象模型”(可旋转查看不同高度的气压、温度分布),帮助学生理解“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的原理,相关课程因互动性强,学生课堂参与度达90%,远超传统讲授式教学的60%。
在部署适配与稳定性上,该系统表现突出:采用 “校园轻量化集成设计”,观测终端采用防碰撞、防腐蚀的环保材质,支架高度可调节(0.8-1.5m),支持校园绿地、天台、教学楼顶部等多种安装场景,机身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不占用教学与活动空间,某小学通过绿地嵌入式安装,成为校园科普景观的一部分;系统核心设备防护等级达 IP67,具备防暴雨、防雷电、防电磁干扰功能。
可耐受 - 25℃至 65℃极端环境,核心部件采用冗余设计,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8000 小时,某北方校园在冬季严寒、夏季暴雨的环境下,连续运行 3 年未出现数据中断;支持市电 + 太阳能双供电模式,配备大容量备用电池,断电后可自动切换供电,续航达 72 小时,确保极端天气下监测不中断,某偏远山区学校通过太阳能供电,实现全年稳定运行。此外,系统支持 “远程运维管理” 功能,校园管理人员通过电脑端平台即可查看设备运行状态、远程校准传感器、导出监测数据,无需专业技术人员到场,某中学管理 3 套观测系统,年均现场维护次数仅 2 次,运维成本降低 7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