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载着全球设计嘉宾的“设计特快”穿行于“深圳之眼”的城市脉络,2025年深圳设计周,这场以“设计让经典绽放”为主题的盛会,早已超越行业展会的范畴——它既是中国首个“设计之都”深圳向世界递出的文化名片,更是全球设计力量跨越山海的思想共鸣。
![]()
“多年来,深圳已在国际设计舞台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援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秘书长丹尼丝·巴克斯(Denise Bax)的评价称,本届设计周,特别是全球“设计之都”圆桌对话,将进一步彰显设计在推动城市发展,把握人工智能机遇的变革力量。
在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认证17年后,2025年深圳设计周以更开放的姿态,在全球设计生态中书写着“中国创新”与“国际共融”的双重命题。全球设计潮流的在地化实践,是本届设计周最鲜明的国际表达。 “科技、传承、创新”三大关键词,在深圳找到了生动的落地样本。
当国内外“设计之都”的代表齐聚圆桌,探讨AI时代的设计创新,深圳正以“经典+创新”的双重优势,搭建起全球设计文化互鉴的桥梁,让东方美学与西方设计逻辑在碰撞中产生新的可能。
《星岛日报》报道称,本次设计周举行最重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框架下圆桌对话,获土耳其、泰国、印尼、北京、上海、重庆、武汉等10多个国际及国内“设计之都”代表,讨论在人工智能(AI)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政策与发展策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秘书长丹尼丝·巴克斯(Denise Bax)表示,设计周在深圳全市举办各类设计活动,展览及工作坊等,其中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设计之都”圆桌对话。这场对话将聚焦于创意城市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呼应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年会期间的讨论,也反映出人工智能与设计之间日益紧密的内在交融。她坚信,各位的参与必将带来积极的成果,通过活动期间的交流讨论,设计生态系统将得到强化。
在为期10天的设计周上,我们看到设计师将敦煌壁画的色彩融入现代服饰,用卯榫结构的巧思优化家居设计,青花瓷的典雅纹样成为电子产品的时尚元素,传统剪纸艺术转化为建筑外立面的镂空设计,青铜器的饕餮纹饰创新为现代首饰的独特语言……
这些匠心独运的设计,融入了深圳“20+8”产业集群的创新基因——AI驱动的数字文脉传承,让千年经典在当代生活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完美诠释了“全球趋势+本土需求”的设计共生法则。这种不是简单复制国际范式,而是基于本土产业基础的创新转化,让深圳设计周成为全球设计趋势的“试验场”与“孵化器”。
“全球设计周活动层出不穷,但深圳设计周独具优势!”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创始院长关道文(Thomas Kvan)表示,这座以创新精神驱动的未来之城,不仅为年轻一代赋能,更向世界展示无限机遇。
作为全球科技与制造重镇,设计在深圳的制造业与服务领域扮演关键角色。在这里,设计院校能敏锐捕捉新兴产业动向,助力构建提升产品与服务体验的新生态。产学研深度融合正是深圳设计教育的显著优势,通过真实项目实践与严谨学术研究相结合,学生既能领悟创新之道,又能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与产业优势,深入理解产品潜力与价值升华。大家共同致力于提升全球人民的生活品质,这正是深圳的潜力所在。
设计院校联盟网络的启动,将助力构建更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科研转化能力,使深圳这座长期以设计为城市基因的设计之都,其生态系统更具凝聚力——这一联盟既是务实之举,更是关键跨越。
经典再造的跨文化对话,赋予设计更深层的全球价值。本届设计周的“经典”二字,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主视觉设计以“藻井”传统意象融合包豪斯与当代设计语言,格拉斯哥博物馆藏文艺复兴大师真迹展实现亚洲首秀……这些实践印证了一个共识:经典的生命力在于跨文化的转译与活化。
关道文认为,本届设计周主题"让经典绽放",深刻揭示了文化非遗对当代社会与生活的意义。“科技与文化遗产并非对立,文化更非过去时。”他进一步阐释,未来科技将助力我们维系与传统工艺的联结,品味其中蕴含的生活之美。通过传承中国重要文化遗产,我们正在共同创造明天的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设计周发布了《设计之都蓝皮书一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发展报告(2024-2025)》。深圳大学国家形象研究中心设计战略与创新生态研究所所长、《世界设计之都蓝皮书》主编韩晗表示,该蓝皮书由深圳官方与全球多个设计城市网络中的诸多特邀专家学者共同完成,汇聚国内外设计城市的实践与经验,旨在为全球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提供中国视角的知识支撑。
“这也是中国首个设计之都蓝皮书系列丛书的首部报告。”韩晗介绍,蓝皮书汇聚跨三个国际创意城市网络的主要案例研究,同时结合全球的专题研究的学术报告、行业项目的案例实践、国际案例。
全球设计网络的枢纽构建,彰显深圳的国际担当。从发布覆盖全球设计城市的《世界设计之都蓝皮书》,建立创新能力、产业转化、社会效益三维评价体系,到推动“深圳标准”纳入国际设计认证体系,深圳正从“设计参与者”向“规则共建者”转变。
此此外,400万元奖金的“鲲鹏奖”不仅吸引全球创意力量,更将设计价值延伸到可持续发展等全球共同议题。这种“向内扎根产业、向外链接全球”的格局,让深圳设计周成为全球创意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枢纽节点。
在全球设计面临技术变革与文化重构的当下,2025深圳设计周给出了独特答案:真正的国际视野,不是盲目追随潮流,而是以本土根基为支点,与世界进行平等对话;真正的经典绽放,不是固守传统形态,而是用当代设计语言激活文明基因。深圳正以“设计之都”的担当,推动构建一个共融共生的全球设计新生态——在这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不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共生共荣的设计养分,滋养出既具中国特色又有全球价值的创新成果。
这场盛会的意义,早已超越10天的活动周期。它印证了设计作为通用语言的强大力量,更昭示着深圳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持续为全球设计创新贡献“中国智慧”与“深圳方案”。在设计无界、经典共生的时代浪潮中,深圳设计周正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全球设计新叙事。
文/凤凰网深圳主笔 陶韵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