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VOCs)泄漏检测长期依赖点式传感器或人工巡检,存在覆盖盲区大、响应滞后等问题。VOC红外热成像仪通过制冷型中波红外探测技术,实现了对开放空间中气体泄漏的非接触、远距离、可视化监测。其核心技术路径建立在气体分子红外吸收光谱与高灵敏度成像系统的深度融合之上。
![]()
该设备工作波段设定为3.1μm~3.5μm,这一区间恰好覆盖了绝大多数含C-H键有机化合物(如甲烷、苯、乙醇、汽油组分等)的特征吸收峰。当环境中的热辐射(来自天空、设备表面或地面)穿过含VOCs的空气时,特定波长的红外能量被气体分子选择性吸收,形成微弱的辐射衰减信号。LJ-CG600搭载的制冷型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分辨率320×256)可捕捉这一差异,并将其转化为图像对比度。
关键性能指标在于噪声等效温差(NETD)≤10mK。这意味着仪器能分辨0.01℃级别的辐射变化,足以呈现低至ppm级浓度的气体扩散云团。配合先进的背景抑制算法与动态增强处理,原本不可见的泄漏气云被渲染为彩色烟雾状图像,叠加于可见光背景之上,直观显示泄漏源位置、扩散方向与相对强度。
与传统热成像仪不同,VOC红外热成像仪并非测量物体表面温度,而是对气体本身进行光学遥感。其成像效果依赖于气体与背景之间的辐射温差——理想工况下,冷气体在暖背景前形成“冷羽流”,或热蒸气在冷天空下呈现“热羽流”。即便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系统仍可通过多帧融合与运动补偿技术提升信噪比,确保微小泄漏不被遗漏。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生态环境执法及危化品储运监管,将原本需数小时的人工排查压缩至几分钟内完成大范围筛查,显著提升风险防控效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