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电商企业补税这事可太震撼了!
![]()
深圳横岗一家内衣电商公司,居然得补税9500万,差不多一个亿啊!这公司偷税5500多万,加上3900多万的罚款,一下就背上这么大的窟窿。电商本来利润就不高,这么巨额的补税和罚款,就算东拼西凑补上,估计也得元气大伤,很难再经营下去了。
这事儿就给咱提个醒,做生意可不能动歪脑筋偷税漏税。现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一查,啥猫腻都藏不住。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合法合规经营才是王道,千万别心存侥幸。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据了解,这是一家深圳的内衣公司。1.6亿收入为何被查?这家电商主打女士内衣,线上多店铺运营,2018年宣称销售额超2亿。问题根源在于:
![]()
对外宣传与实际申报不符:对外称销售额2亿,实际申报却少报,2019-2020年实际收入1.6亿被税务局查出;进项票严重不足。
作为一般纳税人,本应按13%交增值税,但因缺乏足额进项票,只能按全额销售额补税;核定征收被调整为查账征收:原本试图通过核定征收降低税负,结果被认定为“隐匿收入”,只能按25%的企业所得税补缴。
补税明细:1.6亿收入=9574万代价。
这家电商2019-2020年隐匿收入1.6亿,最终付出以下成本:增值税:按13%全额补缴,金额约2080万元;企业所得税:按25%全额补缴,金额约4000万元;罚款:按隐瞒收入70%计算,约3900万元;总计税款+罚款9574万元,接近一年净利润。
![]()
针对此事,有网友指出,刷单的这会惨了!之前做淘宝的时候,很多同行都是往死里刷,一天刷个几十单或者几百单,眼都不带眨一下,然后就是上直通车,这个打法是淘宝和天猫的基本操作。
有网友表示,电商表面看起来不用房租,实际上平台就是最大的房东,以天猫为例,有成交额抽点,有推广流量费,就这两项费用比实体店的房租要高太多。而且,电商现在也非常卷,好多都是恶性的价格竞争,以次充好压低成本也是层出不穷!当然,也不能否认电商的贡献,比如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渠道成本,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所以,商业业态还是需要线上线下良性发展,征税也是合理。
- 这是事件的发生,重点根本不是这家公司有多倒霉,也不是劝大家要“遵纪守法”这么简单。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水温彻底变了的信号。
这个案例给所有电商老板敲响警钟。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以前的认知,觉得我开个网店,一个月流水几十万,钱进到个人卡里,谁查得过来?那套玩法,真的结束了。如今,税务后台那个系统,叫“金税四期”的,早就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那是个什么概念?它不再是以前那样,税务派人到你公司查账本。现在是,你的平台销售额、你的对公账户流水、你法人的个人银行卡进出账、甚至你给你员工交的社保,所有这些数据,都在一个大池子里。
你这边刚在平台卖了100万的货,银行卡进账却是150万,或者你只给公司申报了10万利润,那多出来的钱,怎么解释?以前这些数据是孤岛,现在全连上了。
所以深圳这家公司被罚,根本不是运气不好被抽查到了。很可能,是系统后台早就亮红灯了,数据对不上,差异过大,直接预警。这根本不是人海战术,这是算法在工作。
那个靠信息差和利用规则漏洞野蛮生长的电商时代,过去了。以前大家都在水下摸鱼,比的是谁胆子大、谁路子野,现在整个池塘被抽干了,水底清澈见底,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当然,绝大多数商家都是本分做生意的,但这个案例确实给所有还在边缘试探的人提了个醒:时代真的变了,赚钱的逻辑也得跟着变,得从“怎么做大”变成“怎么做得稳、做得久”。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