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有人平时爱吃甜食、爱喝甜饮料,总说自己口干爱喝水,以为是天气热的缘故,没当回事。直到前段时间手上划了个小口子,过了半个月不仅没愈合,还红肿化脓,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血糖已经超标不少,幸好还没发展成糖尿病。
![]()
生活中很多人把口干、伤口难愈这些情况归咎于天气或体质,却不知道这可能是血糖在 “报警”。血糖高不是小事,长期放任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那这些常见症状和血糖高到底有关系吗?又该警惕哪些情况?
一、口干多饮、伤口难愈,一定是血糖高吗?
不少人觉得口干就是缺水,伤口难愈就是护理不当,其实这些表现背后可能藏着血糖问题。
从身体机制来看,血糖过高时,肾脏难以将血液中的葡萄糖充分重吸收。尿液中糖分增多会带走大量水分,使得尿量明显增加。这体现了血糖与肾脏、尿液之间的微妙关联。身体水分流失快,自然会频繁觉得口干,忍不住想喝水。
![]()
伤口难愈与高血糖密切相关。高血糖会削弱白细胞战斗力,使机体难以迅速歼灭入侵细菌。此外,它还会对皮肤血液循环及修复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即便小伤口也不易结痂。
不过这些症状也不是血糖高的专属信号,比如干燥天气、上火也会导致口干,伤口较深或护理不当也可能延迟愈合。但如果这些情况持续出现,且调整生活习惯后没有改善,就要警惕血糖异常,甚至是糖尿病的可能。
二、身体出现 3 个异常,尽早查血糖
血糖高的信号其实很明显,只要留意身体的变化,就能及时发现 “苗头”。倘若以下三种症状频繁显现,建议尽早前往医院进行血糖检查。
![]()
频繁口干 + 尿量增多
每天喝几升水还是觉得不解渴,晚上频繁起夜上厕所,甚至影响睡眠。这是因为高血糖导致肾脏 “排水” 增多,身体陷入 “缺水 - 喝水 - 多尿” 的循环,别简单当成上火处理。
吃得多还容易饿,体重却下降
明明每餐吃得不少,刚吃完没多久就又想吃,可体重却在不知不觉中减轻。因身体难以高效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遂转而分解脂肪与蛋白质以供能。长此以往,机体能量代谢易失衡,体重亦会在不知不觉中渐减,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小伤口难愈 + 皮肤易感染
手上与脚上若出现小擦伤、小裂口,逾一周仍未愈合,状况不容小觑。更有甚者,伤口竟呈现红肿之态,继而化脓,着实令人忧心。若时常长疖子、患毛囊炎,且病情反复难愈,这实则是高血糖作祟。高血糖会削弱身体的防御能力,致使此类症状频繁出现且难以根治。
三、稳住血糖不超标,4 个习惯很重要
想要预防血糖升高,或者控制已有的血糖问题,不用刻意节食或过度运动,从日常习惯入手就能见效:
饮食别 “贪甜” 也别 “过量”
减少奶茶、蛋糕、含糖饮料的摄入,煮饭时用糙米、燕麦、玉米等全谷物替代部分白米白面,多吃绿叶蔬菜,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好,避免暴饮暴食。
![]()
规律运动,别久坐不动
每天抽 30 分钟做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打太极,哪怕是饭后散步 15 分钟,也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稳定血糖。
定期监测,早发现早调整
尤其是家里有糖尿病家族史、体重超标、久坐不动的人,建议每年查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
别熬夜,保持情绪稳定
长期睡眠匮乏、压力过载,会对身体的激素平衡造成不良影响,扰乱内分泌的稳定。这种失衡极有可能引发血糖波动,危害身体健康。每日宜保障 7 至 8 小时的睡眠时长,如此可使身心得以充分休憩。同时,可借助运动、聆听音乐等途径舒缓压力,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血糖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身体的信号,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要关注自己的血糖健康,从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做起,就能有效降低血糖异常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