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台办表态,积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吕秀莲称,我们宁愿一个中华

0
分享至

2025年,澳门回归祖国26年了,这段时间里澳门的发展速度让人眼前一亮。

从2024年的经济数据看,本地生产总值翻了七倍,人均GDP冲到49.2万人民币,居民平均寿命也达到83.1岁,在全球都排得上号。

这不光是数字堆砌出来的成绩,更说明了背靠大陆的支持,能带来实打实的进步。



“一国两制”这个模式不是空谈,确实能让地方保持自己的特色,同时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

这套经验到台湾问题上自然就成了参考样本,大陆一直希望台湾也能从中看到机会,实现和平统一,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国台办在2024年12月25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达了立场,他们会继续团结台湾同胞,积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来丰富和平统一的实践方式。



这个表态不是随意说说,而是结合了澳门回归的时机,释放出善意。

发言人强调,两制方案会充分考虑台湾的实际情况,吸收两岸各界的意见建议,照顾到台湾民众的利益和情感。因为统一不是强迫,而是要让大家觉得有好处,能共同繁荣。

没想到的是,岛内第一个回应的人居然是吕秀莲,吕秀莲在台湾政坛混迹多年,以“台独”立场闻名。



她在12月28日参加一个叫“川普上任美中前瞻论坛”的活动时,公开谈了她的看法。她不赞成“九二共识”,而是推“九六共识”,这个概念她其实早就在2010年左右就提过,但这次又拿出来说事。

“九六共识”的核心是1996年3月23日台湾第一次直选领导人那天,她认为从那天起,台湾就成了一个“主权实体”,不受其他地方控制。

她把“中华民国”等同于台湾,但又说这个“中华民国”跟孙中山1912年建立的那个只是名字一样,没实质联系。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他的遗产在两岸都有影响,但吕秀莲明显是在切割历史。

吕秀莲还说,两岸是“远亲近邻”,一个中国很多人接受不了,那干脆换成“一个中华”,这样“反中”情绪没那么大。

她觉得大陆有56个民族,如果愿意用“一个中华”的概念,就能有创见、妥协和突破,避免战争。她提出未来可以形成“中华邦联”,就是“一族多国”的模式,现在大陆是一国多族,她认为对“台独”派来说没损失。



她甚至为赖清德辩护,说赖清德在推动“中华民国台湾化”和“台湾中华民国化”,把两个概念合在一起,可以在“一个中华之下搞中华联邦”。

赖清德的政策偏向“本土化”,两岸的交流渠道基本断了。吕秀莲的这些话,看似在回应国台办,但本质上还是回避统一,“邦联”或“联邦”听起来就是“国与国”的关系,突破了“一国两制”的框架。

吕秀莲在2025年10月又提“九六共识”,说台湾从1996年起就“独立”了,“两岸非一家”。



两岸统一趋势没变,澳门经验证明两制行得通,台湾若融入,能获更大发展。反倒是民进党当局的做法让交流难,但大陆政策稳定,推动融合。

国民党在身份认同上需更有底气,否则继续让步。两岸问题最终需坐下来解决,如果岛内坚持主权追求,只会增加成本。

统一后,台湾不是失去,而是共享大陆资源,实现共同繁荣。



整个事件反映出两岸对话的复杂性,国台办的表态是主动伸橄榄枝,吕秀莲的回应虽有积极一面,但核心还是分歧大。

澳门的成功证明“一国两制”能带来实惠。台湾民众如果多了解关于大陆的真相,而不是被假信息包围,或许态度会有所转变。

吕秀莲的“邦联想法”脱离现实,因为统一是历史必然。赖清德的“台独”政策加剧两岸“对立”,但时间站在统一一边。



2025年下半年,两岸小规模交流恢复迹象出现,比如文化活动,但政治层面仍僵持。

国台办坚持探索方案,吸收意见,显示灵活性。吕秀莲现在继续活跃发声,但影响力有限,她的角色更多是“台独代表”,没能推动任何实质改变。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科普100克克 incentive-icons
科普100克克
开心每一天
1324文章数 1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