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能让孩子试戴一下这个金镯子吗?就看一眼,不弄坏!”
“行,小心点拿,别摔了。”
不过10秒,宝妈刚把镯子从孩子手上摘下来递回去,店员的脸色突然变了:“你看这上面,有个划痕!这是足金的,修复要花钱,要么你买走,要么赔1000块维修费!”
一句话,让原本热热闹闹的金店瞬间安静下来。宝妈愣在原地,反复看着那个只有指甲盖一半大小的“划痕”,只觉得不可思议:“就碰了10秒,孩子都没用力,怎么可能有划痕?是不是本来就有,你们故意坑人?”
围观的顾客也议论起来。有人说:“现在的金器也太娇贵了,碰一下就上千?”也有人劝宝妈:“算了,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赔点钱赶紧走。”可宝妈越想越委屈:“我明明提醒孩子轻拿轻放,全程都在旁边盯着,凭什么要我承担全部责任?”
这不是杜撰的剧情,而是最近在网上引发热议的真实事件。视频里,宝妈拿着金镯子和商家争执的画面,戳中了无数家长的痛点——带娃出门,就像揣着一颗“不定时炸弹”,总怕不小心碰坏东西,被漫天要价。
可这事,真的全怪家长吗?
有网友扒出关键细节:涉事金镯子是开放式款式,表面抛光处理,本身就容易留下划痕。而且商家在让孩子试戴前,既没有提前告知“一旦划伤需赔偿”,也没有提供手套、软布等防护工具,更没有当场检查镯子是否完好。等家长摘下来才指出“划痕”,难免让人怀疑是“碰瓷”。
更让人揪心的是,类似的事情早不是第一次发生。前阵子有个宝妈带娃逛文具店,孩子不小心把一支钢笔碰到地上,笔尖轻微变形,商家直接要价500元;还有家长带娃去服装店,孩子不小心蹭到了一件陈列的羊绒衫,被要求赔偿干洗费200元。这些“天价赔偿”背后,藏着的是商家对“易碎品”“贵重品”的免责逻辑:只要你碰了,坏了就必须赔。
但家长们的委屈谁来懂?带娃出门,注意力全在孩子身上,难免有疏忽。尤其是低龄宝宝,好奇心强,下手没轻重,可这就能成为商家“狮子大开口”的理由吗?更重要的是,很多商家对贵重商品只做了“禁止触摸”的模糊提示,却没有明确告知“触摸后损坏的赔偿标准”,也没有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比如把易碎品、贵重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或者试戴时由店员全程操作。
反过来想,家长就没有责任吗?当然有。带孩子进入经营场所,确实有看管好孩子、避免损坏商品的义务。如果明知是贵重物品,还让孩子随意触碰,导致损坏,承担相应责任也无可厚非。但“承担责任”不代表要被“漫天要价”,赔偿金额必须合理,不能超出商品的实际损失。
这件事之所以能引发全网热议,本质上是大家对“合理边界”的追问:商家的“免责”和家长的“看管”,到底该在哪里划线?
是商家必须提前告知风险、做好防护,还是家长必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让孩子碰任何可能“惹麻烦”的东西?是损坏后按实际维修费用赔偿,还是商家说多少就是多少?
其实答案很简单:权责对等,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商家有义务提前明示风险、做好防护措施,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消费者;家长有义务看管好孩子,避免损坏商品,但若遇到不合理索赔,也有权拒绝并寻求监管部门帮助。毕竟,谁都不想带娃出门,被一句“你弄坏了,必须赔”搅乱一整天的心情。
最后想问一句:如果你是这位宝妈,会愿意赔偿这1000元吗?你带娃出门时,遇到过类似的“天价索赔”吗?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看到普通人的无奈与坚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