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学校最隐蔽的“精神毒药”:不是早恋、不是霸凌、却让孩子沦为底层

0
分享至

来源 | 小树妈妈(ID:tree2050)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孩子年龄越大,越容易被同龄人影响,我们做父母的,却越来越感到无能为力。

因为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远比在家长很多,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更多是同学、老师,而不是我们。

每次朋友们在一起聊天,都在吐槽,说孩子在家挺好管教,可一到了学校,好多想法和观念,很容易就被身边人“同化”。

就比如说,关于一件事的看 法,或者某个坏习惯,类似玩手机不对,吃糖对牙不好。

你在家时告诉他,他觉得挺有道理,但从学校回来,他就不听了。

那你问他为什么这么想时,孩子却想当然的回答“同学都这样啊。”

还有时候,孩子特别讨厌某个同学,总数落对方邋遢、脑子笨、不合群,但其实他根本不了解对方,两人也没什么交集。

大抵就是同学之间频繁的讨论,无形中放大了这些缺点,导致孩子对他产生了偏见。

其实,仔细想想,孩子的这些行为和想法,在心理学上,有个名字,叫做“无意识洗脑”

大概意思是,在不知不觉中,让一个人接受和改变思想、观点和行为的方式。


这种“洗脑”尤其隐蔽,不仅父母很难察觉,就连当事人也不容易发现,尤其未成年的孩子,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01

这种“洗脑”不易察觉

却偷偷侵蚀孩子的认知

我发现,校园里的“无意识洗脑”,更可怕的地方还在于,它是一种看不见的危险,会潜移默化使孩子学习下降,三观也可能被带偏。

看过一个博主的真实分享,她高考失利后,才逐渐意识到最宝贵的三年,竟然一直被身边人“无意识洗脑”。

她回忆,高一阶段,自己本来对数学老师印象不错,但周遭的同学,都对那个老师意见很大,吐槽指责的声音特别多。

跟她玩得好的同学和朋友,也时不时念叨“数学不好”“学不会数学”“数学太讨厌了”……

因为听了太多抱怨老师的话,博主也跟着抱怨这不好、那不好。

渐渐地,她内心的抵触情绪作祟,对数学的兴趣持续下降,学习也越发吃力。

结果可想而知,她高考考得很差,数学严重扯了后腿,回头再看曾经一起吐槽的同学朋友,有的成绩根本没受到影响。

所以,博主最大的感悟是“千万不要被外界影响,否则害了的一定是自己。”


这种“无意识洗脑”,还不是偶发的,很多孩子都曾深受其害:

上学时,同学反复说“英语课好无聊”“让人犯困”,本来挺喜欢学英语,后来也觉得无聊,不想学了; 班级学霸,天天嚷嚷回家就睡觉,结果我也照做了,可人家考试满分,我考了个倒数; 原本认真上课听讲,听不懂也会强撑着,可同桌在旁边喊累喊困,我也跟着摆烂,最后成绩一落千丈。

除了以上情况,学校里还有种比较常见的“无意识洗脑”,就是同学之间散播的负能量。

他们对什么都看不惯,不是怼天怼地怼老师,就是对别的同学评头论足、讲小话、贴标签。

还有些高年级孩子,会经常输出网上的一些不实言论,像什么“大学无用论”“毕业即失业”,或者引起容貌焦虑“颜值即正义”“三观跟着五官跑”等观点。

他们热衷散播这类负能量,要么是想靠 “与众不同” 的吐槽标新立异、吸引同伴关注,要么是自己内心焦虑迷茫,便通过否定他人、传播消极观点来转移情绪或寻求共鸣。

这种话语,咱们大人尚且听多了,都容易迷茫焦虑,更何况还是未成年的孩子。

02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里

更容易被“无意识洗脑”?

我跟朋友聊到这个话题时,她有个疑问:

“为什么我们整天唠叨‘读书是正道’‘考大学有好前途”……孩子完全不被洗脑,却会被同学的言论影响?”

我个人觉得,孩子在学校里,更容易被“无意识洗脑”,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社会认同

人是群体动物,孩子在学校里喜欢从众,主要源于集体的压力。

心理学有个“社会认同效应”,是形容个体在面对群体压力时,会倾向与群体保持一致,以获得认同感和避免被排斥的心理现象。


通俗点讲就是“随大流”,有样学样。

就像前面提到的博主,你说她真的讨厌那个数学老师吗?

想来,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博主也明确表达了,曾经对数学兴趣浓厚,对数学老师也有过喜欢。

可因为同学和朋友的讨厌批评,为了与大家保持一致,她选择了盲从跟风。

正如社会心理学家沃尔特·李普曼提到“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

二、认知吝啬鬼效应

记得,心理学家费斯克和泰勒,1984年提出过一个“认知吝啬鬼效应”

通俗点讲,就是大脑天生偏爱“省力模式”,在处理复杂信息时,倾向于尽量少动脑筋,省力地作出决策。

这个不难理解,当身边有同学,反复念叨某个老师“讲课枯燥乏味”“听不进去”“毫无兴趣”时,在认真分析这些评论对不对之前,大脑为了省力,已经选择相信了这些信息。

还有,同学之间散播的不实观点,还没仔细查证信息来源,但因为感觉他们说的有道理,于是大脑会选择“捷径”,将观点当成了事实。

三、负面偏好

这个不只是孩子,咱们成年人也一样,会更容易对“负面信息”敏感和记忆深刻。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调查,发现:

普通人脑海里每天会闪过1.2万至6万个念头,其中80%的念头是消极的,95%的念头与前一天完全相同。


有句话说的好“坏比好,更强大”,这也是为什么孩子更容易被负向信息,所触动、所影响。

比如,对怼老师的话记忆深刻,对嘲笑同学的评价信以为真,对散播焦虑的观点深信不疑。

03

帮助孩子建立“反洗脑”能力

是成长最大的驱动力

我们总强调“成长的驱动力”,觉得多引导孩子接受积极正面的信息,会更利于他们学习进步。

但很多家长忽略了,信息化时代,教会孩子何识别身边“有毒的信息”,提升“反洗脑”能力,其实更为重要。

我特别认同一个观点——“高考,筛选的也包括干扰能力。”

一个是,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在接受任何信息之前,尤其是干扰学习的言论,不是全盘接受。

而是要始终有自己的主见,遇事先保持质疑的态度,先查证,再去做判断。

另一个是,帮助孩子分清“事实和感受”。

当别人发表负面观点,比如,评价某个同学不好,吐槽某个老师差劲,先想清楚这是他个人的感受,还是基于事实本身。

如果是感受,那就要保持自己的态度,不盲从;如果是事实,也要酌情三思,考虑自己的立场。


除此之外,引导孩子多看书,多了解世界,避免陷入“信息茧房”。

为什么爱看书、爱思考的孩子,更难被“洗脑”?

是因为知识结构、认知体系决定了,他们习惯于对外界信息分析、加工后,再输入。

那些单一的信息源,不会让孩子马上认同,他们更倾向于自己去找到答案。

我还想强调一点,让孩子远离毒友谊,多跟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担心。


正如荀子《劝学》篇所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指黑色的染料),与之俱黑。”

当孩子身边,总围绕着不爱学习,爱吐槽抱怨的同学,他就会潜意识认为这些人才是正常的。

有个网友用切身经历告诫大家:

和负能量爆棚,动不动就抱怨的人在一起,也会渐渐变得消极、堕落、不思进取。

所以,让孩子识别身边的毒友谊,靠近积极向上、爱学习的伙伴,他也自然不会被负信息缠绕。

最后有一段分享,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希望成为提醒孩子的语录:

“任何时候都要用自己的感受和认知,不要被他人的舆论所影响。

人心惶惶,深不可测,要坚持走好自己的路。”

作者介绍: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小树妈妈,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公众号ID:tree2050

为了帮孩子们把功夫用在刀刃上,我们特意整理了整套【2025年名校高频易错题集】,把各年级常考的基础易错点、典型错因分析,还有详细解析全汇总好了。

扫码就能免费领,孩子刷完能精准定位薄弱环节,少走弯路,做题效率慢慢就提上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辽宁一网友网购50条观赏鱼,到货只有一袋水,商家:从广东发货,担心鱼冻死放了加热包,路途远鱼被煮熟后分解了

辽宁一网友网购50条观赏鱼,到货只有一袋水,商家:从广东发货,担心鱼冻死放了加热包,路途远鱼被煮熟后分解了

大象新闻
2025-11-13 22:46:04
上海绿捷8人被逮捕,是因为遇见了一群“不明智”的家长

上海绿捷8人被逮捕,是因为遇见了一群“不明智”的家长

林中木白
2025-11-14 15:48:13
上海通报“绿捷食安事件”:已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公司8名责任人被依法执行逮捕

上海通报“绿捷食安事件”:已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公司8名责任人被依法执行逮捕

澎湃新闻
2025-11-14 14:08:43
从曾医生 17 分钟视频里,发现两个问题,两人现在也该反应过来了

从曾医生 17 分钟视频里,发现两个问题,两人现在也该反应过来了

诗意世界
2025-11-14 20:54:19
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4 14:08:03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大湾区具备申办奥运所需的一切条件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大湾区具备申办奥运所需的一切条件

懂球帝
2025-11-14 17:22:09
“狗咬人致命案”新进展:9人砸窗破门误伤自己人,导致妹夫重伤

“狗咬人致命案”新进展:9人砸窗破门误伤自己人,导致妹夫重伤

汉史趣闻
2025-11-13 21:05:13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李博世财经
2025-11-14 14:23:08
2-0到2-5!赵心童连输5局,小特第7局被罚4分夺赛点,决赛稳了!

2-0到2-5!赵心童连输5局,小特第7局被罚4分夺赛点,决赛稳了!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5 05:21:03
贵州盘州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运行不到百天,停运5年成闲置项目:希望有注资盘活项目

贵州盘州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运行不到百天,停运5年成闲置项目:希望有注资盘活项目

红星新闻
2025-11-14 22:16:21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清书先生
2025-11-14 17:07:14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时时有聊
2025-11-14 09:31:40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垮塌了3座特大桥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垮塌了3座特大桥

基本常识
2025-11-14 23:37:04
刘强东铁腕 “斩” 老臣!京东副总裁邵京平双 11 被开除

刘强东铁腕 “斩” 老臣!京东副总裁邵京平双 11 被开除

诗意世界
2025-11-14 15:06:16
东方网公众号因“一只鸭子”被封 总裁诉马化腾无理

东方网公众号因“一只鸭子”被封 总裁诉马化腾无理

大国老记老顾
2025-11-14 23:55:42
美学者一语中的:高市妄言,让中国人一下子想到了90年前…

美学者一语中的:高市妄言,让中国人一下子想到了90年前…

观察者网
2025-11-14 20:18:02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时时有聊
2025-11-14 10:00:30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4 17:22:32
2-0完胜!日本又杀疯了,连赢2大南美+非洲强队,进世界杯8强有戏

2-0完胜!日本又杀疯了,连赢2大南美+非洲强队,进世界杯8强有戏

侃球熊弟
2025-11-14 19:51:35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2025-11-15 06:52:49
掌门1对1 incentive-icons
掌门1对1
中小学学习方法、经验分享
2379文章数 166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中小学科技教育两份文件对比解读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游戏
亲子
本地
旅游
艺术

迟迟没有Switch2版!这三款任天堂第一方游戏太可惜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旅游要闻

文旅消费转型!景区不收割,真诚才是必杀技

艺术要闻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