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题目中所说的“擦边书记”这一现象所引发的争议,我认为从个体出发,我们应当以肯定这位团支书创新为民为主,但是从整个文旅宣传生态出发,我们主要应当警惕不恰当的文旅宣传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冲击,接下来我展开谈谈我的想法。
从个体角度来说,对于这位团支部书记的行为,我认为应当给予其充分肯定和理解。年轻的团支书这一举动,初心是为民服务,在面对农产品滞销的难题时,他能够积极拥抱新媒体,突破传统思维,尝试用新颖的方式打开销路,为村民排忧解难,这本身就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从结果上来说,他的努力也确实在短期内打开了销路,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和幸福感。因此从基层工作的初心和结果来看,我们应看到其为民服务的本质,以肯定为主,不可让这些敢想敢干的干部寒了心。
从整体角度来说,也就是当我们把视角从这一个案例扩展到当前地方文旅宣传的整体生态时,其中所反应出的趋势和价值导向,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地方文旅局长们越来越妖娆的舞姿,到部分景区雇佣美女、肌肉男博取眼球,我们似乎看到一种倾向:为了流量和关注度,宣传的尺度在逐步放大,甚至有时游走在低俗、媚俗的边缘。我相信这正是另一部分人认为其“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应当如何平衡和处理好地方文旅宣传中经济效益与文化输出这一组矛盾。毫无疑问,通过地方文旅发展经济是一个重要命题,但是当我们为了追求短期的销量和流量,而让深厚的文化底蕴沦为一个背景板,甚至宣传方式变得越来越低俗时,这种牺牲文化底蕴换来的经济增长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我想,地方文旅宣传的功能,除了经济效益,还应当有讲好地方故事、输出优秀文化的功能。因此,我认为地方文旅在宣传时不仅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文化账。如果当我们自身的宣传都不再倾听历史的故事、不再尊重文化的底蕴时,我们又如何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有效的文化输出呢?
因此我认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盲目叫好。我们需要用一种理性、全面的态度,推动地方文旅宣传走向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鼓励创新的同时,也要守住底线。我们鼓励基层干部和宣传部门解放思想,运用新媒体、新形式进行宣传推广。但这个“新”必须以符合公序良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不能为了博出位而变的低俗。我们可以设立宣传内容的审核与咨询机制,确保创新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
二是要积极思考如何因地制宜,挖掘打造本土高质量宣传内容。我们要追求流量,但更要深耕内容。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流量引向对地方独特文化、历史故事、自然风光、匠心产品的深度挖掘上。比如,像题目中的例子,在推销柿子的同时,是否可以讲述当地的农耕文化、制作柿饼的传统工艺等等,只有让产品和文化故事相结合,这样的流量才更有厚度和生命力。
三是评估地方文旅宣传工作,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文化账和长远账。地方文旅工作的评估机制应当更加全面。不能唯流量、唯短期经济效益论英雄。要引导宣传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识到一次成功的宣传,应当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统一。一个健康、正面、富有文化魅力的地方形象,才是吸引游客和投资者长远之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