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海高区利民医院骨科,手术成功总是带来喜悦,但这仅仅是康复之旅的开始。真正决定患者功能恢复程度的关键,在于术后康复。多年来,该院康复治疗中心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康复体系,这个体系覆盖从老年患者到专业运动员的不同需求,助力众多患者重拾健康生活。
![]()
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骨科术后科学康复至关重要
“医生,我骨折已经愈合了,为什么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这是许多骨折患者共同的困惑——骨骼愈合良好,功能却未同步恢复。
“这正是骨科术后最常见的痛点之一。”威海高区利民医院康复治疗中心主任毕建飞说,过去,患者甚至部分医生都未能充分重视术后康复的重要性,认为手术结束就是治疗的全部完成。事实上,手术只是为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真正的功能重建必须依靠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
针对这一痛点,威海高区利民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在临床中推行“骨科康复一体化”理念,将康复干预提前至术后早期。患者在住院期间,就能获得专业康复团队的早期介入指导。团队不仅关注骨骼愈合情况,更注重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肢体功能的全面恢复,早期干预有效预防了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粘连等并发症。
出院也不等于康复结束。团队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康复方案,细致指导居家训练,并通过门诊复查与电话随访持续跟踪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种全程化康复管理模式,确保患者从手术到功能恢复的无缝衔接。
![]()
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
“康复一体化”给患者送福音
通过早期干预、个体化方案和全程管理,威海高区利民医院康复治疗中心构建起覆盖从老年患者到专业运动员等不同人群需求的康复体系,真正实现骨科手术的最终目标——不仅仅要解除病痛,更要恢复功能,重返高质量生活。
在关节置换领域,术后康复尤为关键。“关节置换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往往对功能恢复的期望值不高,认为‘只要不疼就行了’。然而,如果不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即使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再成功,也可能因关节粘连导致活动受限。”毕建飞说。
70多岁的王女士就是术后康复的受益者。她因重度膝关节炎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第二天就在毕建飞指导下开始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出院时已能借助助行器行走,一个半月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到120度左右。如今她不仅能自如行走,还能完成上下楼梯、蹲下起身等动作,重获生活自理能力。
面对老年患者因怕痛不愿活动的情况,毕建飞团队通过耐心宣教、设计简易动作、动员家属参与等多管齐下,显著提升了老年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和效果。“我们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功能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目标,让患者在无痛或微痛的前提下,逐步恢复关节功能。”
对于运动损伤的年轻患者,康复要求更为专业。一名热爱足球的年轻人因比赛导致前交叉韧带断裂。毕建飞为其量身定制了包含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和专项功能锻炼的康复计划。经过三个月系统康复,患者不仅恢复膝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更重建了腿部肌肉力量、耐力和爆发力,最终重返绿茵场,继续追逐自己的运动梦想。
从篮球爱好者的半月板损伤,到羽毛球运动员的踝关节韧带撕裂,再到健身爱好者的肩袖损伤,毕建飞团队通过专业康复训练,帮助众多运动损伤患者重拾运动激情。
康复训练,这一度被忽视的骨科“后半程”,如今已成为医院康复治疗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在临床实践中持续助力更多患者重拾生命活力与尊严。
威海晚报记者 冷信信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