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半夜被要求下楼挪车,第二天警察找上门:目标本是你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第一章

晚上十一点半,林晚刚把第二天要交的设计图保存好,脖子酸得像是锈住了。她揉着后颈站起来,客厅没开灯,只有电脑屏幕的光映在窗户上,像块惨白的补丁。

手机在桌上震动,嗡嗡声在寂静里格外刺耳。来电显示“物业小王”。林晚皱眉,这么晚什么事?

“林姐,不好意思啊,”小王声音带着歉意,“你车停3号楼拐角那个车位了?201业主刚回来,车进不去,麻烦挪一下?”

林晚走到窗边往下看。她那辆白色大众确实堵着半条路。老小区车位紧张,她下班晚,经常见缝插针。

“行,马上下去。”

套上外套,钥匙串哗啦响。对门传来电视声,还有孩子哭闹。这栋楼隔音差,谁家炒菜放蒜都闻得出来。

电梯下行时,林晚靠着轿厢打哈欠。一天对着电脑十四小时,眼睛干涩。她想起大学时梦想当画家,现在只能画商品房户型图。

停车场灯光昏暗,角落堆着建筑垃圾。201业主是个秃顶男人,正靠在自己车边抽烟,看见林晚点点头,没说话。林晚快速倒车让路,男人钻进车,油门轰得响。

回到楼上,林晚锁门时感觉猫眼外有影子一闪。凑近看,楼道空荡荡。大概是眼花。

睡前刷手机,业主群有消息弹出来:“3号楼附近有陌生人晃悠,大家锁好门。”发信时间是半小时前。林晚把链锁扣上。

第二天六点,林晚被警笛声吵醒。拉开窗帘,楼下停满警车,警戒线拉了一圈。穿制服的人来回走动,几个早起买菜的老太太围在旁边指指点点。

物业电话又来了,这次声音发颤:“林姐,警察要找你问话...昨晚你挪车时看见什么没?”

林晚心里一沉。

现场照片在业主群传开了。警戒线围着的地方,正是她昨晚停车的位置。地上有滩暗色污渍,像没冲洗干净的血。

警察上门时,林晚注意到年轻警官的记录本上,有行字被重点标注:“死者李某,与报案人林晚同公司不同部门。”

第二章

两个警察坐在客厅沙发上,年长的姓陈,眼神温和但细节不漏。年轻的做记录,手指飞快。

“例行询问,”陈警官说,“昨晚十一点三十五分左右,你下楼挪车时看见异常了吗?”

林晚回忆:“就201业主在抽烟,没别人。”

“听见什么声音?比如争吵、跑步声?”

“没有,挺安静的。”

年轻警官突然问:“你认识李曼吗?”

林晚愣住。李曼是公司财务,上周还因报销单吵过架。“同事,不熟。”

“她昨晚死在停车场。死亡时间约十一点至十二点,在你挪车前后。”

林晚手抖了下,水杯没拿稳,溅湿裤脚。陈警官递纸巾:“别紧张,确认些细节。”

问题转向公司人际关系。李曼负责审计,最近在查市场部账目。林晚所在设计部有项目经费经她手。

“李曼最近有没有异常?比如担心什么?”

林晚想起周一晨会,李曼黑眼圈很重,对接单时手指抠着文件夹边缘。但她说:“没注意。”

警察走后,林晚瘫坐沙发。手机弹出新闻推送:“女白领深夜遇害,疑似劫杀”。评论里有人爆料:“听说死者掌握公司黑账,被灭口。”

公司群死寂,没人讨论。部门总监私信她:“配合调查,别乱说话。”

下午林晚请假去警局补笔录。走廊遇见李曼丈夫,眼睛红肿,看见她时眼神躲闪。陈警官送她出来时意味深长:“最近注意安全。”

回家时电梯故障,走楼梯。脚步声在楼道回荡,声控灯时亮时灭。到五楼,安全门吱呀响,好像有人跟着。林晚快步到家,反锁门,背靠门板喘气。

猫眼外,空楼梯间有影子晃动。

深夜电话响,陌生号码。接起后只有呼吸声,十几秒后挂断。回拨是空号。

林晚检查手机,发现白天警局做笔录时,包里的录音笔被误触开了。回放听到片段,陈警官送她出门后对同事说:“...凶手目标准确,不像随机。林晚那边得盯紧。”

第三章

公司气氛诡异。李曼工位清理空了,留下块白印子。市场总监路过林晚座位时,咖啡“不小心”洒她图纸上。

“不好意思,”总监笑不达眼底,“听说警察找你两次了?没乱说什么吧?”

茶水间,财务部小张拉住林晚:“李曼死前说有人要整她,好像跟你经手的天水项目有关。”说完匆匆走了。

林晚翻出项目资料。普通住宅区设计,唯一特别的是业主要求增建地下储藏室,图纸改过三版。

中午收到快递,没有寄件人。拆开是盒破旧水彩笔,她大学时用的牌子。卡片打印字:“还记得毕业展那幅《夜归人》吗?”

林晚汗毛直立。毕业展作品画的是深夜停车场,唯一观众是个阴影里的人。这事只有室友知道。

下班时下雨,公交车久等不来。路灯把影子拉长又缩短。有脚步声始终保持距离跟着,回头却没人。

到家发现门锁有划痕。报警后警察来取证,说可能是撬锁未遂。陈警官单独留下:“有件事没公开——李曼手机最后通话是你号码,但你没接。”

林晚震惊。调记录才发现,挪车那晚十一点二十,有通来自李曼的未接来电,当时她正下楼。

“她可能想求救,”陈警官沉吟,“凶手或许以为她告诉了你什么。”

物业调监控发现,案发前有戴帽子的男人在停车场徘徊。身形像公司新来的实习生,但实习生有不在场证明。

林晚整理李曼给的报销单,发现夹着张纸条,铅笔字模糊:“天水项目地下室有问题,别深究。”

第四章

林晚联系毕业室友小雨。电话接通,小雨听清来意后沉默良久:“那幅画...当年有人高价要买,你没卖。买主像你们公司老板。”

挂电话后林晚查公司内部网。老板创业前搞艺术品投资,毕业展他是评委。

深夜电脑弹窗跳出新闻快讯:“警方破获女白领遇害案,系流窜犯作案。”配图是蒙面男子指认现场。林晚松口气,准备关网页时瞥见细节——凶手鞋底特写,沾着红色粘土。

天水项目工地特有红土。

她心跳加速,翻出项目草图。地下室平面图标注管道间距不符合规范,像要腾出空间藏什么。加密文件夹需要李曼的密码才能打开。

试了她生日、公司编号都不对。最后输入《夜归人》参展编号,文件夹解锁。里面是地下室真实图纸——根本是小型毒品加工厂布局。

电脑突然蓝屏,再启动所有文件消失。门外传来钥匙转动声,链锁咔嗒响。林晚抓起床头剪刀,手机拨通陈警官电话后塞进口袋。

门开了,市场总监站在那,手里拿着林晚丢在公司的门禁卡。

“聪明人活不长,”他笑,“李曼就这样。”

林晚后退:“警察马上到。”

“流窜犯顶罪了,证据链完美。”总监逼近,“只是没想到李曼死前给你打电话。你和她,总得灭口一个。”

扭打中剪刀划破他手臂。警笛声由远及近,陈警官带人冲进来。原来林晚没挂的电话成了证据。

总监冷笑:“老板才是主谋!”话音刚落,窗外射入子弹击穿他胸口。

陈警官从总监手机恢复删除信息,最后一条是老板发来:“两个目标,必须清除。”

第五章

老板在机场被捕,牵扯出跨境贩毒集团。原计划利用房地产项目洗钱,被李曼和林晚无意发现。

公司倒闭,同事各奔东西。林晚搬了家,新小区灯光亮堂,保安二十四小时巡逻。

陈警官来做结案告知:“老板盯上你是因为毕业展那幅画。画里停车场背景恰是他们首个交易点,他怕你认出。”

林晚苦笑。她早忘了画里细节。

庭审那天,李曼丈夫送来本日记。最后一页写:“林晚可能察觉了,要不要提醒她?可自身难保。”

林晚把日记烧了,灰烬撒进河里。

她换了工作,不再加班。每天五点下班,绕远路走人多的地方。停车场只停亮处,上车先锁门。

一年后同学会,有人提起《夜归人》卖了高价,买主是匿名富商。林晚没接话。

回家路上,路灯把影子拉长。身后有脚步声,不远不近。她握紧钥匙,指尖抵着尖锐处。到楼下回头,空无一人。

电梯镜面映出她的脸,眼神警惕,嘴角紧绷。她试着笑了笑,肌肉僵硬。

进门反锁,链锁扣到底。猫眼里,楼道寂静,声控灯熄灭,黑暗浓稠。

清晨快递员敲门,是小雨寄的结婚请柬。附言:“希望你还能画出《夜归人》那样的作品。”林晚把请柬收进抽屉底层,那里压着未完成的新画——晨光中的停车场,清洁工在扫地,鸟在叫。

她终究没添上人影。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