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薛剑总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0
分享至

只不过说了句真话,美日就破防了。

“要是100多年前,我们早就打过去了”。这是日本右翼记者在微博上对中国总领事薛剑的评论。

一个中国总领事在社交媒体上,说了句维护国家主权的话,结果整个美日政界、舆论界、右翼网民集体上头。

美国驻日大使亲自下场,日本政客叫嚣驱逐,右翼记者更是梦回19世纪,公开叫嚣“要是放在当年早就开战了”。



美大使下场,日本记者狂妄叫嚣

最近,日本政客高市早苗在公开场合放话,台湾地区如果发生所谓“紧急情况”,日本可能会采取军事手段,这话明显带着火药味。

这话的意思很直接,就是把“台湾有事”当成“日本的事”,把日本的安全和台海局势绑在一起。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他转发了相关报道。

第一条帖子,他用标准外交措辞重申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主权立场,这是正常表态。

但紧接着,他发了第二条内容更强硬的帖子,用了“擅自伸过来的肮脏脑袋,只能毫不犹豫地砍掉,你做好觉悟了吗!”这样的激烈语言。

这话立刻引发轩然大波,被各方媒体纷纷转发。



不少人只注意到了“砍掉脑袋”这几个字,却没看清事情的前因。

高市早苗的言论不是普通政治发言,她在公开讨论对他国领土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能,这等于是公开挑战中国主权。

换句话说,她先动了手,薛剑只是反击。

外交上讲究对等原则,一方公开谈军事介入,另一方用强硬措辞回击,这在逻辑上是对等的。



事实上,薛剑的表态反映出中国外交风格的变化。

从过去的“克制”转向“直接”,尤其在主权问题上,不再给模糊空间。

这种底气来自国家实力的提升,如今的中国不再是百年前那个任人欺负的国家,面对挑衅自然要正面回应。

更重要的是,他的言辞虽然激烈,却不是脱离外交规范的情绪发泄。

他后续引用了《联合国宪章》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条文,意思很清楚。

中国的立场有国际法依据,而高市早苗的说法,才是违反国际法、破坏战后秩序的行为。



舆论火上浇油

薛剑的帖子很快被删除,但事情没有因此结束。

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立即出手,他转发了帖子的截图,并写下“面具掉落”三个字。

这句话表面轻描淡写,实则暗含挑衅。

美国一贯擅长利用话语和舆论,把别国的防卫性回应包装成“威胁”。

这次也一样,他的转发让本来是中日之间的事,变成了中美日三方舆论对峙。



伊曼纽尔的动作并非偶然,而是美国在“印太战略”中常用的一招。

借盟友之手挑起矛盾,再把中国塑造成“咄咄逼人”的形象。

这样的舆论炒作,对美国来说既能拉拢日本,也能强化“对华威胁论”。

他不是来调解的,而是来添油加火的。



日本国内的反应也值得注意,对于高市早苗那种明显激进的言论,日本主流政治圈和媒体几乎保持沉默,甚至有人附和。

可一旦薛剑强硬回应,他们就一窝蜂地指责中国“挑衅”、“威胁日本安全”。

这是一种典型的双重标准,日本右翼势力需要一个“外部敌人”来刺激国内的“安全焦虑”,借此推动军事扩张。

他们打算通过夸大“中国威胁”,为修改和平宪法和增加军费找借口。



与此同时,美国和日本的媒体开始一起造势,把“面具掉落”这个词炒成热搜。

他们抓住薛剑的一句话,进行各种歪曲和嘲讽。

至此,事情已经完全被舆论操控,焦点不再是高市早苗的挑衅,而成了如何利用这一事件抹黑中国。

这场从“台海有事”引发的外交口水战,变成了一次典型的舆论操弄。



高市早苗放出风向,薛剑表态亮底线,美国火上浇油,日本右翼制造“受害者”形象。

结果,一个国家的正当反击,被包装成“好战姿态”,一个挑衅他国主权的言论,却被粉饰成“理性发言”。

这才是这场风波最危险的地方。



这场看似简单的口水仗,其实牵出了更深层的问题,日本社会对历史的记忆和认知。

事件爆发后,一名日本右翼记者在微博上说:“要是100多年前,我们早就打过去了。”

这句话让人不寒而栗。

它不仅暴露出对侵略历史的轻蔑,也显示出部分日本人仍活在过去的幻想里。



这样的言论,其实揭示了一个深层矛盾:战败国身份与现实野心的冲突。

薛剑的强硬回应,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日本右翼试图摆脱战后限制的一种警告,提醒他们,战后秩序不是儿戏。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联合国宪章》规定得很清楚,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际关系的底线。

但日本一些政治人物,总想借外部危机突破宪法限制,把国家重新推向军事化的方向。



讽刺的是,当右翼人士喊着要驱逐薛剑时,日本政府却公开表示不能驱逐。

因为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外交官享有豁免权。

这说明,日本的部分政客和舆论,虽然在情绪上想“报复”,但在国际法面前,他们的手脚被现实约束住了。

右翼的愤怒与国际规则之间的脱节,恰好反映出他们幻想中的“强国梦”早已不合时宜。



美日的反应之所以激烈,不仅因为言辞问题,而是因为他们害怕这种“不再沉默”的态度,害怕面对一个敢于说“不”的中国。

高市早苗的言论是挑衅,薛剑的回应是底线,伊曼纽尔的转发是操弄,右翼的喧嚣是历史阴影。

表面是口水战,本质是力量与立场的博弈。

真正能带来和平的,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彼此尊重的底线与历史的清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闻识 incentive-icons
闻识
勤学苦读志如钢,博览群书意气扬。
4652文章数 7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