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运签#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政治报》欧洲版报道,德国大力推进重新武装的举动,正引发法国的强烈担忧,这种担忧不仅搅动了欧盟内部的政治平衡,更让欧洲防务自主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有欧洲官员直言,德国军事潜力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其重新武装已是当前欧盟层面最重要的事件。
二战战败后的德国长期奉行和平主义和军事克制,军力发展一直保持低调。但 2022 年俄乌冲突升级后,德国的防务政策开始出现根本性转变,不仅设立了 1000 亿欧元的国防基金,还修改预算规则允许国防开支长期追加投入。
![]()
到 2025 年,德国的扩军计划愈发清晰,默茨誓言要将联邦国防军打造成欧洲最强大的常规军队,还推出了 3770 亿欧元的军购计划,涵盖陆、空、海及太空、网络部队的各类装备项目。按照规划,德国要在 2030 年前后把现役军人从 18 万扩充至 26 万,甚至还在推动恢复义务兵役制以解决兵源问题。与此同时,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的文件显示,德国明确想在欧盟重新武装计划中当领导者,主导应对外部安全威胁的联合武器项目。
而美国对欧洲安全保障从义务承诺转向买卖交易的转变,更让德国加速了扩军步伐。随着美欧裂痕加深,欧洲国家普遍渴望战略自主,德国便想借着这股浪潮,通过军力扩张成为欧洲安全支柱,重塑欧洲安全格局。但这一系列动作,却让一直以欧洲防务核心力量自居的法国坐立难安。
法国的担忧绝非无的放矢,首先是防务话语权的争夺。当前德法国防预算差距正快速拉大,今年两国预算大致相当,但到 2029 年德国预计年国防开支将达 1500 亿欧元,法国最多只能达到 800 亿欧元。德国凭借这样的资金优势,必然会在欧盟防务决策中获得更多话语权,而法国一直争取保持自身在欧洲军事外交中的重要性,这种实力差距让其地位岌岌可危。法国国防领域一位官员就直言,若德国取得主导地位,未来双方合作将变得困难。
经济和工业层面的碾压式优势更让法国焦虑。法国一位官员曾开玩笑说,德国不必像 1940 年那样入侵阿尔萨斯和摩泽尔地区,直接就能买下它们。这话虽带调侃,却道出了核心问题。德国此次 3770 亿欧元军购计划中,约一半资金流向本土军火商,莱茵金属等企业将拿到巨额订单,这会进一步巩固其工业优势。
更让法国不满的是,德国常倾向于和美国军工企业合作,比如莱茵金属公司近期就与美国安杜里尔公司达成无人机和导弹生产协议,而非携手法国等欧盟国家的军工企业。法国原本寄望通过联合研发推进欧洲防务自主,德国的选择无疑让这个目标越来越远。
法德联合战机项目的困境更是加剧了矛盾。德国近期宣布额外采购 25 亿欧元的 15 架美国 F-35 战斗机,这款战机可搭载核弹,能满足北约核共享机制需求,但这一决定给法德共同推进的未来空战系统项目沉重打击。该项目本是欧洲防务自主的重要象征,却长期受困于技术和主导权之争,德国持续采购美制战机的行为,被法国航空巨头达索航空批评为对欧洲防务主权的背叛。法国担心,德国对美国武器的依赖会带偏整个欧盟的防务发展方向,让欧洲永远建不起独立的军工基础。
有欧洲网友留言说,小时候课本里讲德国的和平主义,现在突然砸几千亿搞军备,真担心历史重演。还有法国网友吐槽,德国一边喊着欧洲战略自主,一边买美国战机,这是把法国的合作诚意当摆设。德国网友的看法则两极分化,有人支持说终于不用依赖美国保护了,也有人抱怨,经济都连续负增长了,GDP 同比降 1.2%,政府不救民生却砸钱买武器,难道要饿着肚子保卫欧洲。
有分析人士指出,法国虽然焦虑,但也有自身优势,其全球军事投送能力、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及核威慑力量,都是德国短期内无法替代的。不过,德国扩军本身面临诸多困境,人口结构问题让兵源补充困难,国内适龄群体普遍反对服役,而且军工在尖端技术研发上不足,短期内难摆脱对美国武器的依赖,想快速成为欧洲军事霸主并不现实。
关键问题是,欧洲战略自主的核心本应是欧盟国家协同发力。若德国只顾自身扩张,法国一味担忧抵触,双方无法达成合作共识,欧洲防务只会陷入内耗,所谓的战略自主也终将沦为空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