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四五”时期佳木斯市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0
分享至

人民网哈尔滨11月13日电 11月12日,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乡村振兴发展专题。会上,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金友围绕“十四五”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作主旨发布。

徐金友介绍,佳木斯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通过全面落实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去年粮食产量突破233.6亿斤,比2020年增产近13亿斤。五年来,佳木斯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全国首创开展了“四双”工程建设,联动科研专家力量,建设单产示范田1万块;在黑龙江省率先开展勺轮式播种机替代行动,近400万亩旱田实现播种机升级,高性能农机保有量逐年递增,农机总动力达700万千瓦;针对积温带特点,每年都科学制定种植区划布局,累计通过省级审定品种超1000个。坚持建改并重、量质齐升、建管结合,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038万亩,占市属永久基本农田66.8%。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1560万亩,占全市播种面积的53%。绿色、有机食品标志认证达457个。依托“4+2”田长制,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741万亩,治理侵蚀沟2000余条,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由39.6克/千克提升至41.9克/千克,耕地质量等级达2.85等。推广保护性耕作400万亩,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五年负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稻渔综合种养规模超20万亩,连续五年获批省级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2.38%和84%以上。

坚持“育龙头、聚链群、促融合”,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65家,较2020年增加9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0家。建成国内唯一、亚洲最大蔓越莓规模化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紫苏产品供货地和东三省最大鲟鳇鱼产业园,粮食、畜牧、食用菌、冷水鱼等六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构建起“标准+认证+追溯”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9.6%以上,建成全国首家县属部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打造“1+4+N”品牌矩阵,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15个,7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佳木斯大米品牌估值突破212.9亿元,持续位居全国区域品牌前列。

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01元,较2020年增长516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71:1。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打造农业观光旅游园30个,获评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12个。建成寒地庭院村713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个。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全国美丽宜居村庄2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61个,乡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尚城、杜思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5513文章数 2007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