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巴西主办的COP30正式开幕,但在开幕之前巴西就扔出一个大动作,那就是宣布成立“热带森林永久基金”,并注资10亿美元当启动资金,目标是拉到1250亿美元。
这一计划看起来气势十足,但仔细一听,核心就是一句话,巴西先出点头钱,剩下的全球来出,尤其是希望中国多掏点。
面对这个请求,中国的态度是理念支持,但真要出钱,还得是让发达国家出。
![]()
巴西这次是认真的,COP30开在亚马逊腹地,本身就带着“地球之肺”的象征意义,东道主不光喊口号,还真掏腰包,启动了一个叫“热带森林永久基金”的环保大项目。
目标很明确,筹到1250亿美元保护全球热带森林,这个计划看起来气势十足,但仔细一听,核心就是一句话,巴西先出点头钱,剩下的全球来出,尤其是希望中国等多掏点。
![]()
COP30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巴西认为,自己在保护森林方面承担了重要角色,有资格为全球环境要支持,可这套逻辑,放到气候谈判的场合,不是谁都认。
![]()
巴西财政部长阿达明知这事难办,但还是希望能在自己当COP30主席的这段时间,至少把承诺金额推上100亿,他说得也实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节奏,我们自己也花了两年才凑出第一批资金。”
这话一出暗示已经很明显了——别光让我们唱主角,其他国家也别光鼓掌,该掏钱的赶紧掏。
巴西的想法并不复杂,借着国际会议的关注度,争取拉来更多国家参与,最好能让经济实力强的新兴国家也加入,比如中国、印度等。
![]()
基金刚宣布,确实有几个国家表了态,包括法国、挪威等都表达了支持,这些国家已经成为了第一批捐赠国,而同时“热带森林永久基金”也已经获得了55亿美元的承诺资金。
但这些承诺和1250亿的目标比起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巴西提出的这个金额,其实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原本对气候融资的基本共识。
早在十几年前,发达国家曾承诺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这个承诺至今都没真正兑现,现在巴西一个国家就想要1250亿,很多国家自然觉得这目标过高,也不太现实。
![]()
巴西想借10亿美元撬动全球资金的算盘,要真落地,难度不小,巴西财政部长盼着任期内把承诺资金冲到100亿,可即便达成,距离目标也还差得远。
其实COP29已经定了新规矩,发达国家得带头在2035年前每年筹3000亿美元,这本来就是他们该扛的担子。
![]()
巴西的10亿,更像是一个精心计算的起点,它用看似真诚的行动,包装了一个旨在撬动全球资金的宏大计划,甚至带着一丝道德绑架的意味,希望将中国等新兴大国拉入既定的出资轨道,但这套算盘,打错人了。
面对巴西抛出的橄榄枝,中国的回应可以说是既委婉又坚定,一方面,中国认可保护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也支持成立相关基金推动这项工作。
![]()
但另一方面,中国没有答应直接出钱,理由也很清楚,气候问题的责任,有历史背景,有现实差距,不能一刀切,中国的核心说法就一条,得讲“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CBDR)。
这事儿该让发达国家挑大梁,这话可不是随便找的借口,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时,这原则就立下来了——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就开始排温室气体,历史账得算清楚。
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都摆着呢,工业革命到1950年,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占了全球95%,1950年到2000年还占77%,论理也该他们多出钱。
![]()
反观中国,虽说现在经济体量大,但本质上还是发展中国家,自家减排任务就不轻,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摆在那,国内新能源装机都占了全球40%,已经在实打实做事了。
更关键的是,发达国家早就许下过承诺,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就说2013到2020年每年给发展中国家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后来《巴黎协定》又延到2025年,结果呢?
根据OECD的统计,2016到2022这七年里,发达国家总共才动员了5792亿美元,还差1208亿美元没兑现,而且这钱里真金白银的赠款只占26.2%,剩下的全是要还的贷款。
![]()
到了最不发达国家手里的更是只有17%,现在巴西要搞基金,发达国家不先补旧账,反而等着发展中国家掏钱,这道理上说不通啊,有人可能会问,中国就不能帮衬一把?
其实中国没少承担责任,只是方式不一样,2016年以来,中国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并动员的气候资金都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了,跟42个国家签了50多份合作文件。
还搞了“非洲光带”项目,帮乍得、布隆迪这些国家的家庭用上太阳能,解决了3万户的用电问题,就在去年COP29上,中国还跟尼日利亚签了协议,要建莱基低碳示范区,手把手教人家搞低碳发展。
![]()
这些年中国光培训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领域人才就超过1万人次,这种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比单纯给钱更管用,也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
美国前气候特使克里脸皮就非常得厚,扬言美国是签了气候协议不假,但是钱一分都不会给,无赖地要求中国捐款,更不要说,中国不仅在原则问题上坚守,更在实际行动上引领。
就在COP30开幕前几天,中国发布了新版《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给出了真金白银的减排计划,这一次中国不再只看碳强度,而是直接上“绝对量”控制目标。
![]()
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比峰值下降7%到10%,这是中国第一次从“比率”控制改为“总量”控制,标准一下子就抬高了几个台阶。
再看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到2035年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要达到2020年的6倍,总装机力争36亿千瓦,这是什么概念?那是一个国家级别的能源革命。
![]()
中国还不是只顾自己,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层面,中国也在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出钱、出技术、出经验,一样不落。
所以当巴西来寻求支持时,中国没有拒绝,只是明确了原则:支持你搞基金,但这个锅不能全让发展中国家背,发达国家得拿出真金白银,别再搞文字游戏。
基金能不能成,关键不是中国出不出10亿,而是发达国家愿不愿意还账、愿不愿意带头做事,如果他们还在拖,中国支持再坚决,也很难让项目跑起来。
![]()
美国2022年才出了58亿美元,连发达国家双边融资总额的12%都不到,却还在多边开发银行里占着大股东位置,这种双重标准谁看了都不舒坦。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基金理念我们赞成,但融资的主角得是发达国家,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坚守公平——总不能让还在爬坡发展的国家,替早就富起来的国家填窟窿吧?
![]()
现在全球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缺口每年都上千亿美元,联合国说2030年适应资金需求能到3660亿美元,是现在国际援助的十几倍。
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更该兑现承诺,而不是让巴西拿着10亿本金到处“套钱”,中国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帮衬其他发展中国家,但在大是大非的责任划分上,绝不会含糊。
毕竟气候治理靠的是公平担当,不是谁会吆喝谁就能让别人买单,巴西想拉中国入股的心思能理解,但要找对人——那些欠着账的发达国家,才该是掏钱的主力。
![]()
中国的做法,获得了广泛的认可,COP30候任主席、阿联酋工业与先进技术部长苏丹·贾比尔就多次表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着“优等生”的角色。
并呼吁西方国家学习中国应对气候危机的方案,而不是只会抱怨原地踏步,这可不是客套话,而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行动的客观评价。
中国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中国不是不支持热带森林保护,毕竟雨林是“地球之肺”,保护好了对全球都有益,但支持不代表要替别人买单。
气候问题是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造下的孽,理应由他们先兜底,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基金理念我们赞成,但融资的主角得是发达国家。
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坚守公平,总不能让还在爬坡发展的国家,替早就富起来的国家填窟窿吧?全球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缺口每年都上千亿美元。
![]()
联合国说2030年适应资金需求能到3660亿美元,是现在国际援助的十几倍,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更该兑现承诺,而不是让巴西拿着10亿本金到处“套钱”。
中国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帮衬其他发展中国家,但在大是大非的责任划分上,绝不会含糊,毕竟气候治理靠的是公平担当,不是谁会吆喝谁就能让别人买单。
![]()
巴西想拉中国入股的心思能理解,但要找对人——那些欠着账的发达国家,才该是掏钱的主力。
不当冤大头,不是小气,而是清醒,中国用一次拒绝,划定了责任的边界,也指明了合作的未来。
![]()
全球治理的牌桌上,规则的制定权远比筹码的多少更重要,中国正从优秀的牌手,走向规则的共建者,下一次,当再有人谈论大国责任时,我们是否该先问一句:谁的责任?什么样的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