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闹越大!周律师取钱被拒已举报,银行罕见道歉,律师坚决不接受
文 | 鱼吖吖
编辑 | 鱼吖吖
![]()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取自己的钱,居然要被当成嫌疑人审问?”
![]()
11月3日,山东东营天挺冷的,建行东城支行柜台前却闹得不可开交。知名金融律师周筱赟出差时,ATM机取不了大额,就去柜台取4万块现金,没成想这事儿直接演变成了一场让人窝火的争执。
“钱到底用来干嘛?必须说具体用途!”柜员头也不抬地追问,周筱赟都愣了。他耐着性子说“个人消费”,对方却不依不饶,非要填系统里的具体项目,没法子只能说是“婚礼礼金”。可这还不算完,柜员又调出他上月的转账记录,连着问“这笔钱从哪来”“还有其他交易吗”,那架势跟审案似的。
![]()
“你们又不是执法机关,我没义务报备个人隐私!”周筱赟当场反驳,明明白白说央行有规定,个人取款5万以上才用登记用途,4万完全合规,银行没资格额外设限。但柜员根本不听,还冷冷甩了句“这是反诈要求,已经报反诈中心了”,甚至扬言要报警。
整整半小时过去,反诈中心的人没来,银行领导倒匆匆跑过来,说“现在能取了”。可周筱赟直接收起银行卡转身就走——他要的不是啥“破例通融”,是作为储户该有的合规对待,“我取自己的钱,又不是要饭,犯不着受这种无理审查”。
![]()
这事曝光后,更多内情被扒了出来。有银行柜员私下给周筱赟发私信,说基层早就苦不堪言:银行内部有“反诈拦截量”考核,完不成指标就扣绩效,只能对着取款客户“多问几句”,哪怕知道违规也没办法。这也能解释为啥1万块就成了银行的“审查红线”——考核压力下,合规底线早被悄悄挪了。
![]()
更有意思的是双方互相“甩锅”。银行一口咬定“按反诈中心要求执行”,却拿不出任何书面依据;东营反诈中心直接否认:“这是银行自己的事,没合理怀疑不能阻碍业务”,一句话就戳破了银行的借口。
11月8日,建行东营分行一位侯姓负责人找上门道歉,全程就说“给您带来体验不佳深表歉意”,对“违规加码设限”这个核心问题提都不提,还辩解是“为了保护储户资金安全”。
![]()
“别拿‘体验差’糊弄人!”周筱赟当场就拒绝了道歉,“错的不是柜员态度,也不是我敏感,是银行管理层对着央行规定搞对抗,把‘反诈’变成了‘扰民’,这就是在推卸责任!”11月10日,他正式向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举报,诉求很明确:不光要银行纠正错误,更要推动监管划清红线,明确违规加码的处罚标准,给所有储户撑腰。
这事儿能引爆舆论,就是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评论区里满是吐槽:“上次取3万被问了15分钟,跟查户口似的”“存10万都被追问来源,难道存钱也要自证清白”。更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8月三部门已经发了新规征求意见稿,明确要取消5万元现金存取的用途登记要求,建行这次操作,明显跟新规精神对着干。
![]()
反诈本来是好事,保护资金安全没人反对,但也不能拿储户的合法权益当代价啊。银行风控该是“精准防控”,不是“一刀切”地层层加码;该盯着真正的可疑交易,不是把普通储户当成潜在嫌疑人,搞“有罪推定”式审查。金融服务的本质是便民,要是取个钱都得被“审问”,那“服务”俩字还咋说?
目前,记者多次联系建行东营分行和当地监管部门,都没得到明确回应,事儿还在发酵。周筱赟这波抗争,不光是为自己维权,更是为千万储户争取该有的权利——毕竟,谁也不想下次取自己的钱时,还得上演一场“自证清白”的闹剧。
![]()
你取款时被银行过度盘问过吗?对于银行这种“反诈加码”的做法,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