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克斯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总是怀着一颗无微不至的心,想要为孩子遮风挡雨,铺就一条平坦的道路。
然而,有时候过度的管束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失去自我成长的机会。
以下这4件事,父母管得越多,孩子可能越“废”,聪明的父母都懂得适时“放手”。
![]()
![]()
生活琐事过度包办
许多父母心疼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或者在生活起居上对孩子照顾得面面俱到。
早上帮孩子穿衣服、整理书包,晚上帮孩子洗漱、收拾房间。
孩子就像一个被“照顾”的巨婴,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有个孩子上了初中还不会自己系鞋带,在学校里经常因为鞋带散了而摔倒。
他的父母一直觉得孩子还小,这些事情长大了自然就会了。
然而,孩子的成长需要实践和锻炼,如果父母一直包办,孩子就永远学不会独立生活。
据调查显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无助感,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弱。
![]()
学习过度干预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格外关注,每天盯着孩子写作业,帮孩子检查作业,甚至替孩子安排学习计划。
孩子没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有个孩子,每次写作业都要父母坐在旁边监督。
一旦父母不在身边,他就开始磨蹭、分心。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父母的监督,没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研究表明,过度干预孩子学习的父母,其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一定比其他孩子好,反而可能因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进入高中或大学后出现学习困难。
![]()
![]()
社交过度插手
当孩子和小伙伴发生矛盾时,有些父母会立刻介入,替孩子解决问题。
他们担心孩子受到欺负,却没有意识到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抢玩具发生了争执,父母马上跑过去指责对方小朋友,甚至要求对方道歉。
这样做虽然暂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孩子却没有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协商,如何处理矛盾。
![]()
兴趣过度主导
有些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选择兴趣班,而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孩子被迫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仅学不好,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有个孩子喜欢画画,但父母觉得学钢琴更有前途,就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孩子在钢琴课上总是心不在焉,成绩也一直上不去。最后,孩子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
![]()
![]()
做到这4点,父母学会“放手”
1、生活上逐步放手
从一些小事开始,让孩子自己尝试。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收拾书包。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他们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等。通过这些实践,孩子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2、学习上适度引导
给孩子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
父母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但不要过度干预。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
3、社交上鼓励自主
当孩子和小伙伴发生矛盾时,先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如何沟通、协商,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但不要直接插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4、兴趣上尊重选择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天赋,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班。
父母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信息,但最终的决定权要交给孩子。
当孩子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和热情,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父母的“放手”并不是不管不问,而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学会“放手”,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孩子。聪明的父母,都在学习这种智慧的教育方式。
![]()
作者简介:香克斯,富书专栏作者,你的事才是头等大事,生活就是哄自己开心,睡前原谅一切,看似原谅他人,实则放过自己,富书第5本新书《睡前原谅一切》已出版,你的生活,需要允许万物穿过自己,文章首发头条号:精读妈,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精读妈豆···包AI,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