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烟弥漫的红军城内,乌克兰士兵的平均生存时间甚至不足4小时,而乌军的溃败也让美国对泽连斯基彻底失望,美国前五角大楼顾问麦格雷戈公开对泽连斯基下达“追杀令”,警告“别让他跑了”。
据俄军消息,在红军城方向一天内爆发了265起战斗,仅在米尔诺格勒方向就发生了97起,更残酷的是在罗金斯克镇,乌军从踏上阵地到牺牲甚至不到4个小时,这种消耗速度任何军队都无法承受,这也直接反映了当前乌军在红军城内的极端被动和火力上的绝对劣势。
俄军现在的战术非常明确,就是“零打碎敲”,不再追求二战那种大纵深、大包抄的华丽操作,而是用绝对的炮火和人数优势,组织一个个小型突击队,一栋楼一栋楼、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清理。
单是在11日这一天内,俄军就肃清了红军城内244座建筑物,这就好比钝刀子割肉,它不给你痛快,却让你持续失血。乌军的防御阵地再坚固,也经不起这种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蚕食。
![]()
现在乌军已经被逼入地下了,他们利用苏联时期修建的庞大地下工事和地道系统保存有生力量,等到夜晚,再像地鼠一样钻出来,打俄军渗透小组一个措手不及,进行他们相对擅长的近距离战斗。
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俄军无人机和炮兵的优势,让战场变成了我们常说的“灰色地带”,没有明确的前线,控制区犬牙交错,谁都不知道下一秒子弹会从哪个方向飞来。
但乌军的这种战术本质上是一种“苟活”战术,它无法夺回失去的阵地,无法扭转战局,只能拖延最终结局的到来。
与此同时,另一个要命的地方是库皮扬斯克。它是哈尔科夫州东部乌军的命脉,奥斯科尔河右岸的物资补给全靠这条线维系。
按照俄方消息,他们已完全占领库皮扬斯克东部工业区,也就是说,乌军现在的主动脉已经被俄军一把掐住了。
接下来,一旦库皮扬斯克彻底失守,俄军就能把北边的沃尔昌斯克方向和南边的战线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巨大的钳子,直接夹向哈尔科夫这座乌克兰第二大城市。
![]()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库皮扬斯克陷落已经不是“如果”的问题,而是“何时”的问题。俄方甚至已经敢邀请国际媒体进入所谓的“包围区”参观,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政治和宣传信号,意在向世界宣告:大局已定。乌军在这里的抵抗,悲壮,但更透着绝望,每后退一步,西边的防御纵深就薄一层,回旋余地就少一分。
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就像一对难兄难弟,一个倒了,另一个绝对独木难支。它们的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
西方媒体前阵子还在炒作“乌军反攻”的叙事,但现在被狠狠地打脸。俄军用一种近乎原始的、但极其有效的“耐心和纪律”,一步步地把乌军逼到了墙角。这种消耗战,消耗的不仅是乌克兰的兵源、装备,更是在消耗整个西方世界的耐心和钱包。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谈的第二个层面:西方支持正在发生质变。
美专家米尔斯海默断言,红军城陷落将是“西方幻觉崩溃的起点”。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美西方以前对乌克兰是“要啥给啥”,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但现在是“精打细算”。这明显是疲劳了。这场战争打了这么久,远远超出了西方最初的预期。他们发现,堆钱堆武器,并不能轻易压垮俄罗斯,反而把自己拖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
![]()
特朗普公开抱怨美国为乌克兰冲突损失3500亿美元,并切断资助北约更是直接、多次、毫无余地地拒绝了乌克兰派兵的请求。
更戏剧性的是,德国调查组据说已经掌握了“北溪”管道爆炸案与乌克兰军方高层有关的“确凿证据”,甚至发出了逮捕令。这事儿可就大了,昔日并肩的盟友,现在开始互相甩锅、调查对方的核心人物,这信任裂缝已经深不见底。
所有这些信号都指向一点: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正在从“无条件”转向“有条件”,从“战略投入”转向“成本核算”。他们开始思考,继续押注乌克兰,这笔买卖还划不划算?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美国国内一些有影响力的声音,比如前五角大楼顾问麦格雷戈这样的退役军官,开始公开对泽连斯基说出:决不能让他跑了,因为他必须面对那些因战争而失去亲人的乌克兰民众。
这话听起来是让泽连斯基对人民负责,但深层意思是什么?是在提前划清界限,是在为他设定“结局”。
我的分析是,整个西方的决策层现在都需要思考如何从这场战争中体面地脱身。而要脱身,就需要一个“承担责任”的人。泽连斯基,作为乌克兰的战时领导人,无疑是最佳的“背锅”人选。
![]()
之前拜登力保他,是为了维持“美国坚定支持盟友”的形象。但现在,如果战略转向寻求妥协和停火,那么泽连斯基就必须被塑造成那个“不听劝告”、“拖垮国家”、“导致悲剧”的罪人。
不能让他轻易跑到国外享受和平,他必须被留在国内,或者送上某个法庭,来承担战争失败的所有责任,从而让西方能够洗脱干系,宣称“我们已经尽力,是乌克兰自己不争气”。
这很残酷,但泽连斯基个人的命运,在这场巨大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已经不由他自己掌控了。
最后,我想说红军城之战或将成为压到乌克兰和泽连斯基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因为它同时在三条战线上敲响了丧钟:
其一是在军事战线上,红军城本身地处高地,一旦彻底失守,向西直到顿涅茨克州腹地,几乎无险可守。俄军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将获得一个“一马平川”的西进通道。
乌军失去了这里,就等于被打开了门户,后续防御的难度将呈几何级数增加。这种心理上和战略上的崩溃效应,是灾难性的。
![]()
其二是在政治战线上,红军城的惨烈消耗,让西方民众和政客直观地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望。乌军每日溃败的战报,不断消耗着他们的同情心和预算耐心。当“胜利”变得遥不可及,而“代价”不断攀升时,政治支持的基础就会崩塌。
其三是在战略信心战线上,乌克兰一直向西方保证,他们能够挡住俄军,甚至反攻。但现在红军城濒临陷落彻底戳破这个承诺。它证明了一件事,即便有西方援助,乌军在正面战场上依然无法抵挡俄军的推进。这将导致西方对乌克兰政府能力的信任彻底破产,从而加速他们寻求在这场冲突中脱身。
所以现在的局面是,乌克兰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上即将被盟友抛弃,国家元气大伤,基础设施被毁,一代年轻人殒命沙场或流亡海外,没有几十年根本无法恢复。
而西方则面临着两难:是继续填这个无底洞,还是果断止损,哪怕这意味着要承认战略失败,并与俄罗斯达成他们此前绝不愿接受的妥协?
至于泽连斯基,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不是战死沙场,就是站在被告席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