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是说最近只是有点轻微不适吗?”医院走廊里,妻子焦急地看着老王,眼里满是担忧。老王今年53岁。
山东本地人,性格憨厚,是典型的“老实人”代表。15年来,老王几乎从未主动看过医生,只觉得“小毛病拖一拖就过去了”。
直到最近,不仅局部反复瘙痒、偶有分泌物,还总觉得异味难闻。他本以为治治皮炎就好,可没想到,这次检查的结果却让全家如遭晴天霹雳:阴茎癌晚期。
![]()
“要是早点告诉我,早就带你来看专家了!”医生的话让老王和家人愣在原地。原来,他埋藏了太久的一个“小习惯”,竟然成了埋伏多年的隐患。
很多人和老王一样,觉得私密部位“无大碍”,忍一忍就过去了,殊不知,这正是延误诊断、疾病恶化的一大原因。阴茎癌虽然不常见,但一旦错过最佳发现时机,后果极其严重,甚至威胁生命。
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细节,悄悄改变了老王的健康轨迹?很多男性朋友可能都在“无意间”中重复着这些危险举动,却未曾意识到它的可怕影响。以下内容,值得每一位中老年男性警醒,尤其是你是否正忽视了这个关键问题?
说到阴茎癌,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会是“太罕见”“离我很远”。
![]()
实际上,尽管它在男性肿瘤中发病率较低,但亚洲地区的发病人数呈缓慢上升趋势。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统计,中国每年约有2300例阴茎癌新发病例,患者多以中老年为主,60岁以上比例高达65%以上。
欧洲泌尿外科协会与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的研究显示:90%以上的阴茎癌患者,在早期都会表现出局部异常,如包皮或龟头慢性炎症、反复的分泌物、红肿甚至小结节。但仅有不足26%的患者在早期主动就诊,原因大多是讳疾忌医、卫生习惯不佳及自我忽视。
医生反复强调,老王这样的案例其实并不少见。
长时间忽视私密部位卫生,或存在包皮过长但不注意清洁,反复炎症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容易让局部长期受刺激,细胞逐步病变。尤其是在包皮过长、包茎、局部清洁不到位的男性中,患病风险比普通男性高2.8倍以上。
老王的阴茎癌与他长期忽视生殖部位卫生和包皮过长未处理密切相关。相关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长期卫生习惯不良,存在如下三大高危变化:
慢性炎症反复发作
卫生不良,尤其在包皮垢无法有效清除时,局部慢性炎症反复,分泌物刺激龟头及包皮,造成黏膜长期充血。美国泌尿外科杂志数据显示,这类反复炎症患者,10年内出现黏膜病变的风险提升至39.7%。
![]()
细胞异常增生,癌变风险上升
炎症持续刺激下,局部上皮细胞结构逐步被破坏。细胞核异型性增高,被认为是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信号。国家癌症中心一项覆盖800余例患者的随访显示:长期炎症刺激的患者,其鳞癌风险是对照组的3.1倍。
![]()
肿瘤悄悄生长,出现症状时多已晚期
早期阴茎癌极易被忽略,特别是“闲着不管、羞于启齿”的男性。常见信号有结节、小溃疡、出血异味。据北京协和医院的回顾性分析,超64%的阴茎癌患者被确诊时已属进展或晚期,错失治疗黄金期。
医生普遍建议:男性不论年龄,都应高度重视生殖部位清洁和定期健康检查。
规范卫生:每晚用温水清洗阴茎、龟头及包皮,特别是包皮过长的男性,回覆包皮彻底冲洗,避免分泌物、污垢堆积。
![]()
早诊早治:发现包皮红肿、异味、反复炎症、硬结、分泌物时,不要“等等看”,应第一时间咨询泌尿外科医生,必要时进行包皮环切或活检排查异常。
加强健康科普与心理疏导:打破“讳疾忌医”的观念。如果发现可疑症状,家属应支持鼓励及时就医,切勿因害羞拖延。
定期体检,特别是高危人群:如有包茎、糖尿病、慢性泌尿系统炎症等基础病史,建议每年规律体检一次,及早筛查异常征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