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博主发文,北京大学孙点剑一等新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而女性患者中,生育3~4个亲生子女的群体死亡风险最低。引发网络关注。
![]()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称,生育,往往被视作一个社会发展的宏观议题,但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团队10月20日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揭示了生育与个体健康的紧密关联,为“养儿防老”提供了新的科学佐证。
![]()
该研究自2004年起,对51万余名30~79岁中国成人进行了约12年的随访。结果发现,相较于无亲生子女的人群,有亲生子女的男性在研究的36种疾病中有9种风险相关,每多生一个子女,精神和行为障碍、心血管疾病等6种疾病发病风险下降,而肺炎、结膜疾病等发病风险会增加。
有亲生子女的女性则在研究的37种疾病中有5种风险下降,包括乳腺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高血压、损伤与中毒、白内障等,同样每多生一个子女风险都会持续下降,但胆石症和胆囊炎、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等的风险却有增加。此外,当子女数量达到4个及以上时,男性和女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阻肺)风险都会有所升高。
该研究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孙点剑一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尤其对于女性,生育会引发内分泌、代谢、体重等因素的剧烈变化,这种生理生化学层面的对母体的影响是非亲生子女无法替代的。”尤其是4个以上子女家庭呼吸系统疾病风险的升高,主要是因为家庭的聚集性更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但孙点剑一也明确称,该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1945~1965年出生的人群,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育儿成本、婚姻观念与现代年轻人差异显著。因此,研究结果并不能被刻板地用来指导当代的年轻人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催生育’,只是陈述一种生理上‘生育对于两性疾病健康全面影响’的客观事实。”从健康的长远角度看,生育远没有近年来网络上所传播的“对健康有巨大损害”,反而,生育意味着个体生命下半程子女的陪伴、看护和支持,这对于我国庞大的中老年人群健康十分重要
他认为,婚姻和生育是涉及家庭融合、社会身份的复杂选择,受年龄、经济、家庭社会压力、个人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现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当代年轻人提供更丰富的支持,个体的生育选择应得到尊重。
针对此事,有网友表示,据我多年观察,一个孩子的不如2~4个孩子的晚年生活安逸幸福……因为就一个孩子,他没有兄弟姐妹,群体生存力差,会影响他对年迈父母的支持力度。其次,对独子教育过于宠溺,独子人格更自私,不孝的多……养儿防老有道理的。
有网友认为,这个倒不是催生,其实是搞错了因果。生育多个子女的通常经济条件都不错,否则也不会生育多个了,这个背景下当然寿命长是符合逻辑的。经济条件好当然活的长。
有网友感慨,女性每一次生娃的确能修补先天不足,增加人寿,但是现在的人很少会生这么多,按理说5个左右最合理,不过也就是说说,现在生这么多的太少了。至于男人嘛,要是有儿子那这辈子都得忙碌,长寿不好说,一辈子都得付出一切。
![]()
从专家的研究结论来看,大概率是有可能的,但不一定是亲子数量造成的,也有极大可能是财富效应,生得多的,很可能是比较富裕的。而且,能生这么多娃的女人养这么多的男人肯定是身体素质最好的,天生气血虚的话,不可能生养出这么多娃。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