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十点的鹏城软件园,空调出风口持续输送着微风,吹起了吴天宇的头发。
他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曲线,指尖无意识地在键盘旁那幅蜡笔画上摩挲,那是女儿送给他的礼物。
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成22:15,窗外的写字楼如同逐渐熄灭的灯塔,一盏盏灯光顺着楼层依次暗下去。
吴天宇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脑海里不由自主浮现出早上送小棠上学的场景。
小家伙攥着他的衣角不肯松手,松垮的书包带滑下来,露出里面翻得卷边的绘本《机器人的一天》。
她奶声奶气地问:“爸爸,你答应我的扫地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做好呀?”
他当时含糊地应了句“快了”,可这个“快了”到底是多久,连他自己都没底气。
半年前邻居阿姨带孩子来做客,顺便把家里的扫地机器人也推了过来“展示”。
小棠好奇地跟在后面,跟着机器人转来转去,结果没一会儿就听到“哗啦”一声。
机器人卡在客厅的毛绒地毯里,挣扎时扯倒了旁边置物架上的玻璃花瓶,那是小棠最爱的彩绘花瓶,上面画着她喜欢的小兔子。
花瓶摔碎了,小棠蹲在碎瓷片旁,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抽噎着说:“爸爸做的机器人肯定不会这样!爸爸最厉害了!”
想到这里,吴天宇的手指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电脑屏幕。
基于新技术的导航模型还在不知疲倦地运行着,准确率已经稳定在99%,红色的进度条缓慢爬升,距离最终的优化目标仅剩一步之遥。
可这些漂亮的数据,此刻还乖乖地锁在实验室的服务器里,连真实家庭地板的温度都没碰过。
他伸手拿起桌角的论文,封面《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家庭环境自适应清洁算法》几个字已经被磨得有些模糊,这是他每天带在身上,反复修改标注的成果。
三天后,吴天宇坐在行业峰会的观众席上,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从业者。
台上,头部厂商的产品总监正拿着话筒侃侃而谈,身后的大屏幕展示着最新款机器人的参数:“我们的智洁Pro搭载12线激光雷达,3D结构光摄像头,硬件参数直接拉满,这才是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未来!”
台下掌声雷动,不少人举着手机拍照记录。
吴天宇攥着论文的手却越收越紧,那些被厂商引以为傲的参数,恰好是他在算法中刻意规避的冗余设计。
散场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吴天宇回头,看到李教授熟悉的身影,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手像当年在实验室时那样温暖:“天宇,好久不见啊。你当年做的算法,都能精准识别出我家花盆的位置,现在怎么跑去给别人做参数优化了?”
吴天宇愣了一下,跟着李教授走到展厅。
某品牌的机器人样机正在演示,却像个没头苍蝇似的撞向旁边的假花,接着机械地重复着“前方有障碍物,请清理”的提示音,引得围观者一阵哄笑。
吴天宇苦笑着摇了摇头:“老师,我做的算法,在实验室里准确率是高,但那是因为地面比较干净。到了真实家庭,地上只要放一块地毯,或者摆上一些杂物,算法就有可能出错。”
李教授叹了口气,指着那台还在撞假花的机器人:“理论就像温室里的花,不栽到用户的土壤里,永远只是好看的数字。”
吴天宇点了点头,他望着展厅里那些被包装得光鲜亮丽,却连基本避障都做不好的机器人,突然觉得手里的论文变得无比沉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