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阴雨致土壤过湿,大竹县冬小麦播种较往年推迟了10天左右。农时告急!当地火速启动“抢种保收”行动,农技精准下沉破难题,农机高效发力克时艰,以科技力量与天气赛跑,力保播种面积与质量。
![]()
雨后初晴,大竹县天城镇千亩冬小麦示范田里,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两架载满麦种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如灵巧蜂群穿梭田间。机身屏幕实时跳动,精准调控播种深度、行距、施肥量;底部喷头旋转,种子均匀撒落。只用1小时,20亩大田就播种完成,效率远超人力。
无人机飞手毛红军:现在雨过天晴,田里面还比较湿,人工播种的话,速度慢,容易踩踏,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无人机飞播,省时省力,一个小时可以飞播20 亩左右,播量精准,不浪费种子。
![]()
十月以来连绵阴雨,大竹小麦播种普遍滞后。天城镇迅速双管齐下,组织人力清沟排湿,同时联动农业部门调运新型农机,创新推广“机播+飞播”组合模式,最大限度压缩湿田作业时间。
天城镇人民政府人大主席张平:今年我镇深挖冬闲田潜力,落实稻麦轮种面积达1600 余亩,通过镇村干部包片,农技合作社联动,种植大户带动机制,采取 “政企联动 + 村集体经济 + 农户参与” 模式,集中调动农业机械作业 30 余台,目前,我镇已经播种 1000 余亩,预计本月 15 日前全面完成播种,把阴雨天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
抢进度更要保质量,科技支撑是关键。天城镇农技人员扎根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选用耐湿抗病良种,推广种肥同播、种子包衣技术;针对湿田烂种风险,演示种子拌药、精准控深技巧,让农户既会用新农机,更能种出好麦子。
天城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娇:天城镇今年小麦农时因阴雨天耽误了播种期,针对此种情况,我镇采取了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以好补晚的补救措施,选用早熟品种绵麦902,同时增加播种量,增施底肥,浅播促苗,以及加强田间管理,以最大限量减少产量损失。
![]()
科技赋能,底气更足。今年大竹县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鼓励专合社和种粮大户添置悬耕机、播种无人机等新装备,全程机械化作业率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 “建良田、推良种、用良法、配良机”组合拳,成功破解阴雨播种难题,实现节本增效双赢。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工作人员张航:面对持续阴雨天气,大竹县农业农村局指导农户实施免耕浅旋、开好“三沟”、无人机飞播等措施,推广优质小麦品种,探索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实用农技成果落地。打造 21 个千亩示范片、3 个百亩攻关点。落实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种植积极性。促成企农产销协作,建设绿色订单原料基地,筑牢优质粮源保障。目前全县小麦种植进度已超过 8 成,力争 11 月 16 日前,完成全县 8.48 万亩小麦播种任务。
![]()
农机轰鸣抢进度,农技滴灌保质量。大竹县正用科技与农时赛跑,在这场冬小麦播种“攻坚战”中加速冲刺,一幅科技兴农、稻麦飘香的丰收画卷,正从田间徐徐展开!
来源:大竹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