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突然宣布,全面暂停所有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人民币、欧元、日元甚至英镑本身都被踢出交易系统,整个市场只剩下美元一枝独秀。
没有听证、没有缓冲、没有任何预警,直接“一刀切”。
这一决定在国际市场掀起巨浪。公告发布仅两小时,上海期货交易所夜盘铜主力合约迎来涨停,与伦敦电子盘价差一度拉大到每吨423美元,创下自1987年以来最大裂口。
货币博弈:一场悄然发生的金融革命
全球金属市场的这场风波,表面看是技术调整,实则是国际货币格局深刻变革的集中体现。LME的这一决定被多家机构解读为“金融战场上的投降式反制”,暴露了美元霸权面对新兴挑战的焦虑。
过去三年,人民币在全球工业金属交易中的崛起速度令人瞩目。金属期权日成交量从3万手一路飙升到27万手,整整翻了9倍。
不仅是数据漂亮,实际应用也在大幅扩展。中东、非洲、俄罗斯等地的矿产企业,开始用人民币签署长期订单。仅在2024年下半年,人民币计价的铜、镍、钴等订单已超过三成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持仓量跃居全球第一,铝合约日持仓也首次超过LME同类产品18%。这些变化不是偶然,而是全球资源定价重心从“美元中心”向“人民币体系”倾斜的质变。
市场回应:用脚投票的全球选择
面对LME的排他性政策,市场立刻给出了明确回应。中东的Alfanar铜线厂直接通知中国供应商,2025年第四季度的长订单将使用人民币结算,基准价格锁定上海期交所,不再参考伦金所。
迪拜商品交易所也宣布,将于2026年推出人民币计价的铜期货,正式对接中国市场。香港金管局更是连夜上调人民币流动性池规模至1100亿港币,为金属交易提供流动性支持。
这些趋势汇聚成一个清晰信号:人民币计价系统正被越来越多资源国接受。而LME的全面封杀,恰恰是对这种趋势的紧张回应。
金融市场的信任一旦崩塌,恢复的难度远比想象中大。英国此次主动放弃非美元交易权,等同于自断一臂,给了人民币一个堂而皇之的突破口。
背后逻辑:人民币崛起的坚实底气
中国工业需求,是人民币定价的最大底气。全球七成稀土氧化物、六成电解铝产能、五成铜消费、八成锂和镍消费,都集中在中国
每天从澳大利亚、非洲、南美驶向中国港口的金属货轮,构成了这个市场最真实的需求基础。不是伦敦,不是纽约,而是上海、宁波、广州、青岛,才是交易的终点。
这些产业数据,才是决定价格的根本。金融平台可以设限,但无法改变市场的流向。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与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启动金属互换额度,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池。中东卖油收到的人民币,可以不再绕一圈转成美元,而是直接购买中国金属。
这条“人民币结算链条”一旦跑通,美元在大宗商品上的定价权根基就会被动摇。
历史转折:美元霸权松动的明确信号
美元体系的松动并非突如其来。2022年美联储启动新一轮加息周期后,美国资本对外收购额暴跌35.6%,创下1983年以来最大降幅。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与沙特、阿联酋等资源国建立千亿级人民币互换机制,打通了资源—金融—贸易闭环,逐步冲击美元的定价垄断地位。
LME的反应,其实是美元体系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下滑后的自我收缩。它不再寻求广泛合作,而是选择“筑墙防守”,企图通过排斥非美元货币维护自身的定价权。
这种策略短期内或许能稳定美元主导地位,但从长远看,则可能加速资源国的“去美元化”步伐。
国际视野:人民币的差异化定位
在地缘经济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机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陆利平指出,地缘经济风险正深刻重塑国际货币格局
“在高地缘经济风险的背景下,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等领域作为交易媒介的避险属性日益凸显。”陆利平在其研究中写道。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将国际货币体系“武器化”,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的金融制裁。这一举措暴露了当前国际支付网络的政治性与可控性。
为规避对单一货币的过度依赖,各国开始积极寻求替代货币,用于贸易计价与结算,并探索建立独立于美元体系的贸易清算机制。
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提升至50%。这种合作不仅帮助贸易伙伴有效规避了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货币波动风险,也为双边贸易构建了稳定的结算环境。
未来展望:多元货币体系的新平衡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但专家指出,人民币与美元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美元和欧元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交易媒介,短期内仍将保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人民币则作为其有益补充,共同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这种稳定的领先地位主要受益于其强大的综合国力、网络效应、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以及地缘政治惯性等优势。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采取不同的地区策略。货币合作伙伴涉及东南亚与非洲发展中国家,基建与制成品换能源的地区(中东、中亚、西亚和俄罗斯),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
在东南亚与非洲发展中国家,可推进产品与资本的双重输出,即通过发放人民币开发贷款,以基建产品和劳务输出换取对东道国的人民币债权或股权。
对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等资源丰富国家,可以更多地推进央行层面的货币互换和双方币种对等计价、结算。通过为东道国提供人民币资本市场投资服务,鼓励对华贸易顺差国更多地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资产。
金融市场的规则正在我们眼前改变。香港金管局已将人民币流动性池提升至1100亿元,为跨境商品交易提供保障;迪拜商品交易所宣布2026年推出人民币计价铜期货;中东多家制造商开始直接采用上海期交所价格作为结算基准。
规则再强硬也拦不住市场的选择。你切断网络连接,人们照样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