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AMD 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震撼全球科技界:92.46亿美元营收同比激增36%,毛利润、自由现金流等核心指标七度标注“创纪录”,用硬核数据宣告在AI算力赛道的强势崛起。
这份亮眼业绩的背后,是华人女CEO苏姿丰执掌AMD十余年的传奇逆袭——从濒临退市的“行业弃子”到市值反超英特尔的“破局者”,从传统芯片战场到AI算力高地,她以工程师的极致务实与战略家的前瞻视野,亲手重构了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
![]()
2014年的AMD深陷绝境:股价跌至3美元谷底,营收同比暴跌40%,CPU市场份额缩水三分之二,服务器芯片业务几近归零。为求自保,公司被迫裁员25%,甚至无奈出售总部大楼再回租续命。
当苏姿丰临危受命接过CEO权杖时,外界普遍唱衰,英特尔CEO更是公开断言“AMD不会再回来”。面对董事会转向低功耗手机芯片的保守提议,她毅然坚守核心:“我们能做出最好的产品”,当即敲定“聚焦高性能计算”的战略方向,推出“打造优势产品、深化客户信任、简化组织架构”的复兴铁三角。
![]()
资金匮乏的困局中,苏姿丰做出孤注一掷的关键决策:暂停所有非核心项目,集中全部资源攻坚代号“Zen”的全新架构研发,为工程师立下“性能提升40%”的严苛目标。
三年蛰伏期里,服务器芯片份额持续下滑,质疑声不绝于耳,但她始终笃定方向、稳扎稳打。2017年,锐龙(Ryzen)处理器横空出世,性能比肩英特尔旗舰产品,价格却直降一半,瞬间打破市场垄断格局,“苏妈”之名自此响彻业界。
商业逆转接踵而至:2022年AMD市值首次超越英特尔,如今已达后者两倍之多,十年间股价暴涨超60倍,被《芯片战争》作者克里斯·米勒盛赞为“现代美国商业史上最伟大的扭亏为盈故事之一”。
![]()
AI浪潮的席卷,让苏姿丰捕捉到挑战行业霸主英伟达的历史性机遇。她精准预判,2027年数据中心AI加速器市场规模将飙升至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直言“这是我们未来几年最大的增长引擎”。
为此,AMD重磅推出MI300系列芯片正面迎战英伟达H100,其MI300X型号的HBM密度和带宽分别达到竞品的2.4倍和1.6倍,凭借Chiplet模块化架构,灵活适配高性能计算与AI训练等多元场景。
更关键的是,AMD以更优能效比和更低总体拥有成本,精准击中全球企业降低对单一供应商依赖的核心痛点。
![]()
生态构建上,苏姿丰展现出超强破局能力。面对英伟达CUDA平台积累的先发优势,她带领团队加速完善ROCm软件生态,通过精准招聘、战略收购与持续收集开发者反馈快速迭代,逐步缩小差距。
商业合作中,她亲力亲为深耕客户关系,曾冒冰雹驱车四小时赴约惠普企业CEO,用诚意打动合作伙伴。如今,AMD已与OpenAI达成重磅合作——后者将部署总容量达6吉瓦的Instinct GPU,并有机会认购10% AMD股权;甲骨文也宣布批量部署5万颗MI450 GPU,生态影响力持续扩容。
![]()
作为硅谷罕见的华人女CEO,苏姿丰始终保持低调务实的行事风格。24岁斩获MIT工程博士学位的她,将“性能、功耗、成本”奉为战略核心,要求团队兼具顶尖技术深度与敏锐商业思维。
面对与远亲黄仁勋的“算力对决”,她淡然处之,坦言“更关注产品本身”,始终专注于“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初心。在她眼中,AI是为期十年的超级产业周期,不仅能解放生产力,更能破解人类面临的复杂难题,而AMD的目标,是成为AI基础设施领域开放、可扩展的“第二极”。
![]()
从濒临退市到AI赛道核心玩家,苏姿丰用十年时间证明:芯片行业从无侥幸奇迹,唯有坚守核心、精准布局、高效执行方能破局。如今的AMD,正以技术为刃、生态为盾,在全球芯片博弈中开辟全新战场。
这场由“苏妈”引领的逆袭之路,不仅书写了企业绝境重生的商业传奇,更印证了务实创新在科技变革时代的永恒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