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最近,日本政坛的高市早苗又出风头了,她频频在公开场合渲染“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还暗示如果中国大陆动武,日本可能会面临所谓的“国家存亡危机”。
![]()
这番话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带着明确的政治目的,为日本自卫队未来介入台海问题铺路,制造舆论基础,这种言论看似“保卫安全”,实则是在挑战中国主权,是一种极具风险的政治表演。
面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挑衅,中国方面没忍着也没沉默,薛剑领事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回击,还用了个特别直白的比喻:“那些敢伸过界的脑袋,只能毫不犹豫地斩了”。
这句话在中文语境中再清楚不过,就是警告日本不要干涉中国内政,否则只会自食其果,这并非威胁,而是一种极为清晰的警示:越界挑衅只会断送中日关系的未来,是政治上的“自我斩首”。
![]()
而最戏剧性的是日本媒体的反应,他们集体忽略了高市早苗挑衅在先的事实,反而揪着薛剑的“斩了”两个字大做文章,指责中方发出所谓“斩首威胁”。
他们把整件事的因果关系颠倒过来,把挑衅者塑造成了受害者,这种刻意扭曲舆论的做法,本质上是政治操弄,目的是引导民众情绪,为政府的对华强硬路线找借口。
这种行为折射出日本长期存在的外交双重标准,一方面,他们在外交上不断制造摩擦、挑起对抗。
![]()
另一方面,又喜欢用“礼貌”“文明”的外衣掩盖自己的挑衅行为,就像他们排放核污水时一边道歉、一边继续排放一样,看似谦逊,实则虚伪。
就在日本还在为高市早苗的言论焦头烂额时,欧洲那边也上演了一场“变脸秀”,起初欧洲议会对台湾方面表现得颇为热情,甚至为萧美琴、林佳龙等人提供了公开发声的平台。
面对中方的抗议,他们一度装聋作哑,似乎想摆出“支持台湾”的姿态,为美国的战略添一把火,而风向很快就变了,没过几天欧洲议会就急转直下,与这些台湾代表切割得一干二净。
![]()
这个立场转变的消息,由外交部林剑在记者会上公开透露,为了理清相关争议,欧洲议会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作出三点澄清。
第一,欧洲议会一直抱着 “一个中国” 的立场,没半点变动,第二,那场活动不是议会官方请的,领导层也没跟台湾那边有过往来,第三,就几个议员自己的行为,是个人想法的体现,压根不算欧洲议会的意思。
这番声明可以说是滴水不漏,把风险撇得干干净净,语气甚至带着几分“求和”的味道,很多观察人士注意到,这样的迅速转变并非偶然。
![]()
欧洲显然在观察中日围绕台湾问题的激烈交锋,亲眼看到了中国的态度之坚决和行动之果断,他们明白,一旦踩线后果不会只是外交口水战,而可能波及贸易、投资乃至能源合作。
说到底欧洲政治人物都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嘴上讲“价值观”,行动上却始终以利益为导向,中国是欧洲最大的外贸伙伴之一,其市场体量和产业合作的重要性无人能替代。
正因如此,欧洲议会的这次退步,与其说是外交礼节,不如说是一次理性的自保行为,相比之下,日本的高市早苗显然“胆子更大”。
![]()
她借台海议题制造声量,为国内修宪铺路,却没意识到这场冒险可能引火烧身,而欧洲人则显得更老练,他们懂得试探可以有,但分寸必须拿捏到位,尤其是在台湾这种触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
这场对比其实揭示了美国盟友体系的裂痕,日本政客更关心如何在国内争取选票和政治资本,哪怕借台湾问题制造紧张也在所不惜。
而欧洲则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不愿替美国冲锋陷阵,两者一热一冷,一莽一慎,也正说明在美国的“印太布局”中,各国并非步调一致,而是在各自算计着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退路。
![]()
这场欧洲风波里,最尴尬的人无疑是萧美琴等台湾代表,她们此行原本是赖清德团队精心安排的“外交秀”,在美国的默许下,试图通过欧洲议会的平台“刷存在感”,让外界以为台湾得到了更广泛的支持。
起初她们确实被当成贵宾接待,媒体镜头前也是风光无限,一度以为取得了所谓的“外交突破”,可好景不长,欧洲议会立场突变,火速与她们撇清关系。
从“官方邀请嘉宾”到“个人行为无关官方”,这一转变几乎是瞬间完成的,曾经的“友好接待”成了负担,她们的身份也被降格为“个人访问者”。
![]()
这一幕无比现实,赤裸地揭示了台湾在大国角力中的尴尬定位:当有利用价值时,会被推上舞台,一旦风险升高就会被毫不犹豫地抛弃。
这次事件对台湾当局来说是一次清醒的提醒,长期依赖外部力量“撑腰”,看似能博得一时的掌声,但实质上建立在他国利益之上,一旦局势变化,这种“象征性支持”马上就会失效。
欧洲议会的态度转弯就是最直接的例子,他们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而是算清了利弊:惹恼中国要付出沉重代价,而挺台不过是一场不值当的政治表演。
![]()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再清楚不过,如今的国际关系,真正主导局势的是实力而非情绪,中国的“红线”已经成为各国不得不认真面对的现实。
对比之下,那些喊口号、搞表演的政客,反而显得格外苍白无力,中国的强硬回应,像一场“压力测试”,立刻让外界看清了哪些是空喊,哪些是真正的底线。
说到底国际舞台上没有免费的支持,也没有永远的朋友,真正能赢得尊重的从来不是谁给你平台,而是你自己有没有实力和底气。
![]()
欧洲人这次显然想明白了,他们宁可退一步,也不愿为台湾问题和中国撕破脸,而日本那边的高市早苗,还在试图用强硬言辞博取关注。
或许她该想想,当风向突变时,自己是否也会像萧美琴一样,被推到风口浪尖后迅速被抛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