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款普通的家用健身器材
竟让孩子缝了14针
是产品缺陷
还是监护不力?
01
具体案件
日前,消费者杨先生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了一款“仰卧起坐辅助器”。其八岁的孩子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因T型杆固定弹珠松脱,导致T型杆意外弹出并击中孩子面部,造成额头裂伤,缝合了14针。事故发生后,杨先生联系商家要求赔偿被拒,遂向闵行区消保委投诉。
02
维权难点
接到投诉后,闵行区消保委迅速介入,第一时间与经营者取得联系并了解情况。经营者表示,消费者仅向其提供一张模糊的受伤照片,未提交任何医疗票据或诊断证明等有效凭证,无法核实事故真实性与损失金额,因此未予赔偿。
工作人员随即联系消费者,指导其补充提供身份证明、购物凭证、医疗发票、病历记录及产品视频等材料,以核实事件经过和实际损失。
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视频,经营者辩称:
T型杆固定弹珠松脱是安装不当所致,属人为操作问题,并表示在商品销售页面已明确提示:“未成年人使用本产品时应在监护人陪同下进行”,已尽到必要的安全告知义务。
消费者则坚持认为:
该产品卡扣结构存在设计缺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固定弹珠突然松脱,属于产品质量问题,要求经营者赔偿3000元。
03
一次性赔偿达成
面对双方意见分歧
工作人员进一步开展沟通协调
Part.1
一方面向经营者指出,尽管商品页面已作出一定的风险提示,但产品究竟存在质量问题还是人为操作所致需要进一步通过第三方鉴定方可明确。建议经营者对涉事产品进行自查,也建议依托区消保委调解减少后续诉讼带来的额外维权成本。
Part.2
另一方面也向消费者耐心解释,根据其提供的就医凭证,目前已发生的医药费用为1137.86元,由于祛疤治疗尚未实际发生,相关费用难以准确估算,若希望一次性协商解决,赔偿金额应依据现有医疗凭证和合理预期综合确定。同时提醒消费者,作为家长在选购和使用非专为儿童设计的产品时,应提高安全意识,充分认知潜在风险,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
通过有效沟通,既推动经营者进一步重视产品安全设计、提升服务意识,也帮助消费者增强安全使用观念和理性维权能力,为纠纷的妥善化解打下基础。
最终,在区消保委的积极协调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经营者同意一次性赔偿消费者3000元,涵盖当前已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后续可能出现的合理治疗支出,双方承诺就此事项不再追究其他责任。本次未成年人人身伤害消费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家长们注意了!
非儿童专用产品藏隐患
选购需谨慎
这起“仰卧起坐辅助器”伤害纠纷
虽已化解
却折射出一个
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
部分非专为儿童设计的商品
缺乏明确警示或存在设计缺陷
一旦被儿童误用
易造成人身伤害
且往往责任界定困难
对此,区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家长群体:在为孩子选购锻炼器材时,应优先选择标明适用年龄、具备安全认证的儿童专用产品;对于非儿童专用商品,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查看是否具有潜在危险提示;严格履行监护职责,避免孩子单独接触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器具设备;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应及时就医并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日后维权使用。
同时,也呼吁相关生产者和销售者进一步强化产品风险提示机制,特别是在商品详情页以及产品本身的风险位置中明确标注“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或“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等警示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供稿:区消保委
封面有AI生成
编辑:吴俊艳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