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本来是让人积德行善的,可有些人却偏偏办成了缺德事。
广东清远水库放生上千只猫风波过没多久,11月8号上海就发生了一件更过分的事,一男子居然在苏州河放生了两大袋子动物。
目击者将此事曝光后网友炸锅了,直呼这是外来入侵物种,这名男子放生的是什么,会对当地生态造成怎样的影响?
![]()
男子放生两大袋,路人举报
这天王女士(化名)正在苏州河边漫步,走到网红段的时候,看到一个男子行为特异,似乎在放生动物。
王女士走近发现男子身旁放了一个红色的袋子,他从袋子里不停地往河里放生动物,先后往河里倒了四大袋子的动物。
![]()
图片和本文无关
王女士想了想,没有报警,而是去周边求助志愿者,然后将这件事曝光在了网上。
网友看到男子放生的动物后炸锅了,称这是外来入侵物种,男子放生的到底是什么?
![]()
外来入侵物种——牛蛙
原来男子倒进河里的四大袋子中,有两袋是牛蛙,另外两袋是鱼,目前不知道鱼是什么品种,但牛蛙确实是外卖入侵物种。
牛蛙原产于北美洲,成年牛蛙能长到15-20厘米,体重最重能有1.5公斤,比普通本土蛙类大好几倍,因鸣叫声酷似黄牛哞叫而得名。
![]()
想区分牛蛙和本土蛙非常简单,从体型看,牛蛙的宽阔扁平,皮肤粗糙多疙瘩,身体灰黑带有虎斑状横纹,而本土蛙体型较小,皮肤光滑,斑纹多为圆形。
![]()
本土蛙
从习性看,牛蛙见人就跳,叫声很大,本土蛙则温顺安静。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拳头衡量,如果在野外看到比拳头还大的蛙类,十有八九就是牛蛙。
![]()
既然牛蛙老家是北美洲,是咋漂洋过海来中国了?
说到底还是离不开利益,牛蛙能来中国,就是因为它的肉好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牛蛙被特意引进人工养殖。
![]()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我国牛蛙养殖业早就很成熟了。
早在2021年时,全国年产量就突破了五十万吨,仅仅广东和福建一带就贡献了二十多万吨,并且北方也逐渐开始养起了牛蛙。
![]()
但人工养殖还是困不住牛蛙,管理疏漏可能会导致牛蛙出逃,有些养殖户为了降低损失,会随意丢弃牛蛙。
还有一部分人就像本文中的男子,盲目大量放生,让牛蛙涌入自然环境。
![]()
牛蛙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广东、广西等地气候温暖湿润,它们全年都能繁殖;在寒冷的北方,它们就冬眠。
池塘、河流、湿地甚至农田,只要有水的地方几乎都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
![]()
盲目放生牛蛙的危害
放生牛蛙对当地生态的破坏,绝对不只是简单的物种之间竞争。
牛蛙一点都不挑食,昆虫、鱼虾、爬行动物、鸟类甚至同类,没有它不吃的,尤其是本土蛙类,简直是牛蛙的最爱。
![]()
有研究发现,牛蛙的蝌蚪专吃本土蛙的卵,在牛蛙蝌蚪密度高的水域,本土蛙卵的孵化成功率会大幅下降。
成年牛蛙则更直接,无论是本土蛙类的幼体还是成体,它都捕食。
![]()
这种捕食压力已经造成多个本土物种的生存危机,在云南滇池,滇螈在1980年代初期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牛蛙的入侵。
![]()
滇螈
四川泸沽湖的无声囊棘蛙种群数量锐减,同样是因为牛蛙入侵;西宁白沙滩公园监测显示,牛蛙入侵后,当地高原鳅类、本土蛙类数量大幅下降。
本土蛙是有益的,专吃农田害虫,一只本土蛙每天能吃几十只害虫,它们的消失不仅破坏生态平衡,更会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
![]()
无声囊棘蛙
除了直接捕杀,牛蛙还会传播病原体。
牛蛙身上携带的蛙壶菌威力十分强大,一旦侵入本土两栖动物体内,就会破坏皮肤的渗透功能,导致它们电解质失衡,感染率和致死率极高。
![]()
但牛蛙自己对蛙壶菌的耐受性很强,即便携带病菌也能正常生存,自身免疫却毒杀其他动物,着实令人头疼。
牛蛙的繁殖能力和扩散速度非常快,成年雌牛蛙一次可产卵1-5万粒,孵化成活率高达80%以上,在适宜水域中,牛蛙种群可在三五年内形成绝对优势。
![]()
经过将近三十年的治理,苏州河已经恢复到了45种鱼类共存的良好状态,刀鲚、达氏鲌等敏感物种重现,夜鹭、白鹭等水鸟会在这里栖息。
![]()
如果这次苏州河放生的牛蛙成功繁殖,很可能会和周边水域的牛蛙种群连通,形成跨区域入侵态势,给整个太湖流域的水生生态带来连锁冲击。
可是很多放生的人都不以为然,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态常识,被抓到后最常说的就是 “我不知道”。
![]()
如何防治牛蛙入侵
面对牛蛙的入侵,物理防治是最直接的手段,比如西宁白沙滩公园的工作人员会人工搜捕牛蛙。
美国部分地区则会设置围栏限制牛蛙扩散,但这种方式耗时耗力,只对于大面积水域效果有限,
![]()
曾经还尝试过化学防治,但是由于化学药剂会误伤本土生物、导致污染水体,目前仅在小范围应急处理的时候使用。
最后就是生物防治了,比如引入牛蛙的天敌:捕食性鱼类或鸟类,但这种方式必须要十分谨慎,避免新的物种入侵。
![]()
如果防治必须尽早,在牛蛙入侵初期及时介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旦牛蛙形成稳定种群,防控难度会大幅上升。
结语
每一次盲目放生,都是在给本土物种的生存敲丧钟,放生本来应该是对生命的尊重,但如果破坏了生态,就成了打着善意旗号的作恶。
![]()
生态保护从来不是官方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情,拒绝盲目放生,从我做起,如果发现有人放生入侵物种,要及时上报。
唯有如此,才能守护本土物种的平安,将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
对此大家怎么看?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5年11月11日《危害极大!事发苏州河网红段,“两大袋子哗啦倒进去了”!紧急提醒》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