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危害极大!2025年男子私自在上海放生两大袋子,均是外来入侵物种

0
分享至

放生本来是让人积德行善的,可有些人却偏偏办成了缺德事。

广东清远水库放生上千只猫风波过没多久,11月8号上海就发生了一件更过分的事,一男子居然在苏州河放生了两大袋子动物。

目击者将此事曝光后网友炸锅了,直呼这是外来入侵物种,这名男子放生的是什么,会对当地生态造成怎样的影响?



男子放生两大袋,路人举报

这天王女士(化名)正在苏州河边漫步,走到网红段的时候,看到一个男子行为特异,似乎在放生动物。

王女士走近发现男子身旁放了一个红色的袋子,他从袋子里不停地往河里放生动物,先后往河里倒了四大袋子的动物。


图片和本文无关

王女士想了想,没有报警,而是去周边求助志愿者,然后将这件事曝光在了网上。

网友看到男子放生的动物后炸锅了,称这是外来入侵物种,男子放生的到底是什么?



外来入侵物种——牛蛙

原来男子倒进河里的四大袋子中,有两袋是牛蛙,另外两袋是鱼,目前不知道鱼是什么品种,但牛蛙确实是外卖入侵物种。

牛蛙原产于北美洲,成年牛蛙能长到15-20厘米,体重最重能有1.5公斤,比普通本土蛙类大好几倍,因鸣叫声酷似黄牛哞叫而得名。



想区分牛蛙和本土蛙非常简单,从体型看,牛蛙的宽阔扁平,皮肤粗糙多疙瘩,身体灰黑带有虎斑状横纹,而本土蛙体型较小,皮肤光滑,斑纹多为圆形。


本土蛙

从习性看,牛蛙见人就跳,叫声很大,本土蛙则温顺安静。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拳头衡量,如果在野外看到比拳头还大的蛙类,十有八九就是牛蛙。



既然牛蛙老家是北美洲,是咋漂洋过海来中国了?

说到底还是离不开利益,牛蛙能来中国,就是因为它的肉好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牛蛙被特意引进人工养殖。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我国牛蛙养殖业早就很成熟了。

早在2021年时,全国年产量就突破了五十万吨,仅仅广东和福建一带就贡献了二十多万吨,并且北方也逐渐开始养起了牛蛙。



但人工养殖还是困不住牛蛙,管理疏漏可能会导致牛蛙出逃,有些养殖户为了降低损失,会随意丢弃牛蛙。

还有一部分人就像本文中的男子,盲目大量放生,让牛蛙涌入自然环境。



牛蛙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广东、广西等地气候温暖湿润,它们全年都能繁殖;在寒冷的北方,它们就冬眠。

池塘、河流、湿地甚至农田,只要有水的地方几乎都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



盲目放生牛蛙的危害

放生牛蛙对当地生态的破坏,绝对不只是简单的物种之间竞争。

牛蛙一点都不挑食,昆虫、鱼虾、爬行动物、鸟类甚至同类,没有它不吃的,尤其是本土蛙类,简直是牛蛙的最爱。



有研究发现,牛蛙的蝌蚪专吃本土蛙的卵,在牛蛙蝌蚪密度高的水域,本土蛙卵的孵化成功率会大幅下降。

成年牛蛙则更直接,无论是本土蛙类的幼体还是成体,它都捕食。



这种捕食压力已经造成多个本土物种的生存危机,在云南滇池,滇螈在1980年代初期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牛蛙的入侵。


滇螈

四川泸沽湖的无声囊棘蛙种群数量锐减,同样是因为牛蛙入侵;西宁白沙滩公园监测显示,牛蛙入侵后,当地高原鳅类、本土蛙类数量大幅下降。

本土蛙是有益的,专吃农田害虫,一只本土蛙每天能吃几十只害虫,它们的消失不仅破坏生态平衡,更会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


无声囊棘蛙

除了直接捕杀,牛蛙还会传播病原体。

牛蛙身上携带的蛙壶菌威力十分强大,一旦侵入本土两栖动物体内,就会破坏皮肤的渗透功能,导致它们电解质失衡,感染率和致死率极高。



但牛蛙自己对蛙壶菌的耐受性很强,即便携带病菌也能正常生存,自身免疫却毒杀其他动物,着实令人头疼。

牛蛙的繁殖能力和扩散速度非常快,成年雌牛蛙一次可产卵1-5万粒,孵化成活率高达80%以上,在适宜水域中,牛蛙种群可在三五年内形成绝对优势。



经过将近三十年的治理,苏州河已经恢复到了45种鱼类共存的良好状态,刀鲚、达氏鲌等敏感物种重现,夜鹭、白鹭等水鸟会在这里栖息。



如果这次苏州河放生的牛蛙成功繁殖,很可能会和周边水域的牛蛙种群连通,形成跨区域入侵态势,给整个太湖流域的水生生态带来连锁冲击。

可是很多放生的人都不以为然,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态常识,被抓到后最常说的就是 “我不知道”。



如何防治牛蛙入侵

面对牛蛙的入侵,物理防治是最直接的手段,比如西宁白沙滩公园的工作人员会人工搜捕牛蛙

美国部分地区则会设置围栏限制牛蛙扩散,但这种方式耗时耗力,只对于大面积水域效果有限,



曾经还尝试过化学防治,但是由于化学药剂会误伤本土生物、导致污染水体,目前仅在小范围应急处理的时候使用。

最后就是生物防治了,比如引入牛蛙的天敌:捕食性鱼类或鸟类,但这种方式必须要十分谨慎,避免新的物种入侵。



如果防治必须尽早,在牛蛙入侵初期及时介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旦牛蛙形成稳定种群,防控难度会大幅上升。

结语

每一次盲目放生,都是在给本土物种的生存敲丧钟,放生本来应该是对生命的尊重,但如果破坏了生态,就成了打着善意旗号的作恶。



生态保护从来不是官方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情,拒绝盲目放生,从我做起,如果发现有人放生入侵物种,要及时上报。

唯有如此,才能守护本土物种的平安,将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

对此大家怎么看?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5年11月11日《危害极大!事发苏州河网红段,“两大袋子哗啦倒进去了”!紧急提醒》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放宽

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放宽

政知新媒体
2025-11-14 21:48:35
戴旭:中国从来没有单独彻底战胜过日本,未来一战永绝后患

戴旭:中国从来没有单独彻底战胜过日本,未来一战永绝后患

boss外传
2025-11-01 12:00:03
干练与松弛如何共存?深棕色背心搭瑜伽裤,小姐姐一看就是女强人

干练与松弛如何共存?深棕色背心搭瑜伽裤,小姐姐一看就是女强人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1 13:22:57
放弃库里,安德玛断臂求生

放弃库里,安德玛断臂求生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5-11-14 19:16:44
香港知名男星低调再婚,弃影从商做纸板生意,移居内地生活20多年

香港知名男星低调再婚,弃影从商做纸板生意,移居内地生活20多年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4 19:10:21
台独急先锋赖清德突然改口:两岸可以统一,国台办一句话戳破真相

台独急先锋赖清德突然改口:两岸可以统一,国台办一句话戳破真相

文史旺旺旺
2025-11-13 20:17:18
“诗与远方”圆梦,林高远/刘诗雯摘得全运会乒乓球混双金牌

“诗与远方”圆梦,林高远/刘诗雯摘得全运会乒乓球混双金牌

澎湃新闻
2025-11-14 23:34:28
27岁靠一首歌火遍全国,37岁高龄产子,和前夫离婚后如今她怎样了

27岁靠一首歌火遍全国,37岁高龄产子,和前夫离婚后如今她怎样了

冷紫葉
2025-11-13 16:37:48
原价1.8万的华为折叠屏,如今1折都不要!搭载麒麟9000芯片

原价1.8万的华为折叠屏,如今1折都不要!搭载麒麟9000芯片

闲搞机
2025-11-13 11:06:43
人心大快!小S被曝已没收入,节目嘉宾罢录,遭反噬代言全掉光

人心大快!小S被曝已没收入,节目嘉宾罢录,遭反噬代言全掉光

八星人
2025-11-14 10:47:02
经典黑白配还能这么穿?小姐姐的白背心黑瑜伽裤,成熟妩媚又舒适

经典黑白配还能这么穿?小姐姐的白背心黑瑜伽裤,成熟妩媚又舒适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0 13:44:01
全运会最新金牌奖牌榜15日赛程,山东一日无金,江浙狂飙紧追广东

全运会最新金牌奖牌榜15日赛程,山东一日无金,江浙狂飙紧追广东

天涯远行人
2025-11-15 01:40:20
4-1!550万人口小国沸腾了:世预赛7战全胜领跑!近乎直通世界杯

4-1!550万人口小国沸腾了:世预赛7战全胜领跑!近乎直通世界杯

球场没跑道
2025-11-14 09:00:30
刚威胁驱逐中国外交官,日本就收到"大礼":隐身无人机携歼20现身

刚威胁驱逐中国外交官,日本就收到"大礼":隐身无人机携歼20现身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4 20:35:41
游乐场里宝妈走光了自己却没察觉?这场景看着尴尬

游乐场里宝妈走光了自己却没察觉?这场景看着尴尬

没有偏旁的常庆
2025-10-31 07:20:21
死得绝望!摇滚女歌手阿珍离世,长得漂亮!遭座椅挤压,肋骨断裂

死得绝望!摇滚女歌手阿珍离世,长得漂亮!遭座椅挤压,肋骨断裂

鋭娱之乐
2025-11-14 13:51:56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心灵短笛
2025-05-15 15:12:03
官方披露:夏某受境外组织派遣,以“提供医疗援助”等名义为掩护,深入我西南山区,暗中搜集军事管理区数据

官方披露:夏某受境外组织派遣,以“提供医疗援助”等名义为掩护,深入我西南山区,暗中搜集军事管理区数据

鲁中晨报
2025-11-13 15:59:03
上海已确认:又一区发"房票"+15%补贴!市民期盼

上海已确认:又一区发"房票"+15%补贴!市民期盼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4 18:32:08
我业绩第一年终奖5000,同事摸鱼拿5万,我辞职走人后主管傻眼了

我业绩第一年终奖5000,同事摸鱼拿5万,我辞职走人后主管傻眼了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1-08 15:18:49
2025-11-15 06:08:49
吃货的分享
吃货的分享
感谢大家的关注
146文章数 89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手机要闻

双11霸榜后再爆!iPhone17激活破1000万,Pro Max凭新造型占近4成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