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巡查组带着线索下基层,多通报、多暗访、多督促、多拍摄,一场安全生产的深度体检正在全国展开。
2025年度的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工作已于近日启动。由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带队的22个考核巡查组将陆续进驻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截至11月10日,已有10个考核巡查组率先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等地。这场由国家层面组织的“年度大考”首次升格为“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其力度与方法均不同以往。
01 巡查新机制: “四多”原则贯穿全过程
与以往相比,本次考核巡查在方法上有着显著创新。应急管理部明确要求将 “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多拍摄隐患场景” 贯穿工作全过程。这一方法凸显了问题导向的务实作风。
考核巡查组不仅听取汇报,更注重实地验证。他们采取座谈问询、明查暗访、调阅资料、约谈会商、专家指导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
巡查组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带着前期掌握的问题隐患线索有针对性地出击。他们同步核查这些问题线索,并抽查前三季度明查暗访反馈的问题隐患整改落实和系统治理情况。
这种闭环管理方式,避免了过去“检查一阵风、过后就放松”的现象,确保发现的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02 全面覆盖与重点突破
本次考核巡查计划于11月底完成对全国的进驻工作。12月,各考核巡查组还将对40个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现场考核巡查。
这种既覆盖地方又溯源部委的双线推进,体现了系统治理的思路。针对在地方发现的问题不足,巡查组将溯源到相关成员单位,从顶层设计推动解决问题。
从已公布的进驻名单来看,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成为首批接受考核巡查的地区。这些省份各具特点,涵盖了能源大省、旅游大省和重要工业基地。
巡查的核心理念是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03 巡查亮点:线索前置与民生关切
本次考核巡查的一个显著亮点是“线索先行”。在10月年度考核巡查启动前,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就已经通过互联网、电话、信件等3种途径,受理了群众反映和职工报告的问题隐患线索。
受理范围主要包括:涉及安全生产相关的重大问题隐患、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等。同时,一线干部职工可反映各级各部门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上存在的问题,并可提出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
这种方法把“从上至下”的监督与 “从下至上”的反映有机结合,使考核巡查能够更精准地切入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针对性。
考核巡查聚焦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情况,以及重点工作成效。这意味着不仅是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也在考核范围之内。
04 制度保障:以巡查推动长效机制建设
本次考核巡查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以来,首次组织开展的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巡查。这一办法的出台为考核巡查工作提供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依据。
考核巡查过程中,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注重提高考核巡查质效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并重。这种要求体现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通过严格开展年度考核巡查,旨在推动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这是一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制度安排。
考核巡查不仅是监督手段,更是传导安全生产理念、推动工作改进的重要契机。通过排查隐患、整改问题、完善制度,最终目标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22个中央考核巡查组全面铺开,安全生产的“精密仪器”正在高速运转。巡查不只是为了揪出问题,更是为了构筑一个全国性的安全生产防护网。
这场由国家层面主导的“大考”,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各地安全生产工作的改进方向。巡查组带着线索下去、带着情况回来,最终目标是推动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安全生产无小事。当巡查组深入厂矿企业、建筑工地、交通枢纽,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在排查隐患,更是在编织一张覆盖全国的安全网,守护的是亿万劳动者的生命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