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师范定向生,如今被前妻追补社保”——1990届湖南定向师范生老周,6月2日在县城政务大厅被前妻拦下,递来一纸《社保补缴告知书》。一句话:制度曾把人锁死,市场再把人甩飞,最后让个体埋单,这不公平。
80年代“定向”像金手铐:学费全免、每月17块菜金,毕业必须回乡,档案直接进县教育局。老周同班42人,无一能留城。当年乡村教师月薪68块,只及县棉纺厂女工三分之一,手上有粉笔、脚下是烂泥,“穷教书匠”连媒婆都绕着走。前妻当年跟他离婚,就是嫌“一眼望到头的穷”,1993年辞职进县办缫丝厂做临时工,恰逢国企改制,厂子三年后被“合资”关门,她成“下岗女工”,再嫁再离,社保断档20年。如今政策开口子,允许1995年前工龄“视同缴费”,但得先补缴两万多,她拿不出,想起前夫是“公家人”,算盘自然打到他头上。
![]()
老周今天拿财政工资,却也不是土豪。他2005年靠写材料被借调到县局,编制仍在中心校,工资套的是职称,不是公务员。前妻一句“你稳当当,我颠沛流离”,把制度裂缝全抹成个人恩怨。可当年谁不是被推着走?定向生不准考研、不准跳槽,辞职就得赔“培养费”;国企女工一样没选择权,说下岗就下岗。两条轨道,同一列慢车,只不过一个车厢有灯,一个没灯。
![]()
网友@村口二郎: “穷老师娶厂花,当年她跑路,现在社保找原配? 补缴可以,先把当年违约金算上利息。”
![]()
网友@小荷才露: “定向生=低配军令状, 人家守完边疆, 你让他为下海呛水的埋单? 离谱。”
![]()
网友@1988届中师生: “别吵了, 我补了1.8万, 工龄认30年, 月养老金多400, 活得久就回本, 活不久就当捐了, 认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