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听澜注意到,最近央视公开了攻击-11隐身无人机的画面。
这可是第一次,它和歼-20、歼-16在同一编队里亮相。
![]()
很多网友看了直呼“科幻大片”,但军迷们知道,这背后不只是好看——它意味着我们空军的作战方式正在改写。
那么,攻击11到底能干什么?
为什么要让它和歼-20这样的五代机直接搭档?
![]()
![]()
过去的无人机,要么是侦察型,要么是中低速的攻击型,很难在高端空战中扮演关键角色。
攻击-11的出现,就是在无情地打破这种老思路。
它的外形采用无尾飞翼布局,光看就知道是冲着隐身去的——雷达反射面积极小,面对先进探测系统也能有效降低被发现的概率。
![]()
更关键的是它拥有内置弹仓,这意味着它携带武器时不会破坏外形隐身特征,这一点在突防任务中意义巨大。
听澜特别关注到,这款“玄龙”不仅能飞得远、打得准,还具备多重任务能力。
从空中制敌到对地火力投送,从压制防空到电子支援,它几乎是个全能型选手。
![]()
相比以往的无人机只能执行单一任务,攻击-11直接插足了核心战场。
但真正让它地位飙升的,是“忠诚僚机”模式。
简单说,它就像是飞行员在空中的忠实伙伴,可以跟在歼-20等有人战机身边同步行动,从而把有人机的感知优势和无人机的风险承受能力结合起来。
![]()
它可以用人工智能进行态势感知,自主决定规避或攻击,也可以完全听指挥机的指令,做到全编队协同。
这种模式一旦成熟,就不再需要歼-16冒险突防投弹了。
![]()
攻击-11在歼-20的指挥下,可以跑到敌防空最强的位置完成“踹门”任务——打开突破口,让后方的有人机在安全区充分发挥火力。
这一点,不只是战术上的改进,更是在保存飞行员生命的同时,提升了整个空军体系的突击效率。
![]()
![]()
玄龙虽然强,但要让它在复杂空战中完全发挥,还必须有一个高效的指挥平台。
于是,双座歼-20S应运而生。
![]()
作为全球首款双座型第五代隐身战机,歼-20S不仅延续了歼-20的隐身、超机动和强探测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的“后座”是真正为无人机编队指挥准备的。
听澜看过央视的动画演示:一架双座歼-20带着三架无尾飞翼无人机执行协同攻击,指挥员在后座可以实时分配任务,让每架无人机选择合适的攻击路线和目标。
![]()
这种战法和传统的“机群冲锋”完全不同,它更像是战场上的“空中管控中心”。
歼-20的雷达和分布式光电系统可以在不暴露的情况下收集大量战场信息,然后直接下达给无人机,让它们快速执行。
而这意味着歼-20不止是战斗机,它还是预警机、指挥机和战场信息枢纽的集合体。
![]()
并且,这种双座布局让前座飞行员专注操控飞机,后座指挥员专注战术分配——分工明确,减少操作负担。
更厉害的是,当歼-20指挥玄龙群突破敌防空阵地之后,还可以把信息实时传回到包括歼-16在内的后方有人机,形成大范围的火力网络。
这就像是在空中铺了一张作战大网,每个节点都能互相支援,效率和安全性都大幅提高。
![]()
![]()
如果说过去,歼-16是空军在对地打击环节的拳头机型,那么未来,它更像是“远程火力卡车”和“电子战支援平台”。
在新的体系里,歼-16不需要深入敌方密集防空区去冒险,可以停留在歼-20和玄龙“清干净”的空域里,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
![]()
比如:一次性投送大量远程制导炸弹,或者挂满空空导弹在远程对敌方机群进行火力压制。
听澜觉得这让歼-16的战斗价值不减反增。
一方面,它不用在最前线去冲锋陷阵,存活率提高了;另一方面,它的续航、载弹量、挂载灵活性,在安全空域能得到最大化利用。
![]()
更妙的是,歼-16还可以挂载大型干扰吊舱,进行电子战支援——通过强干扰压制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给整个编队提供保护屏障。
从实际演训看,歼-16的转型非常顺滑,它的雷达、航电系统在过去几年已经做过多轮升级,和歼-20的数据链配合紧密。
![]()
在长春航空展等场合,歼-16与歼-20、运油-20组成的编队,让不少外媒惊呼中国空军已经迈入体系化、网络化作战时代。
这种转型最终指向的是一个核心目标:让整个空军体系在有人-无人混合编队下发挥出最大的战力,而且能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提高打击效率。
而这对飞行员来说是安全的福音,对作战来说是战力的倍增器。
![]()
结语
听澜认为,攻击-11与歼-20、歼-16的协同,不只是装备上的进步,更是一种作战观念的飞跃。
未来的空战不再是单机的孤胆英雄主义,而是体系作战、智能协同的较量。
歼-20双座型是中枢,玄龙是突击利刃,歼-16是后方火力和电子支援——这一组合让中国空军具备了在强敌面前从容布阵、精准打击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降低了飞行员冒险的机会,把风险交给了无人机,把胜利留给了体系。
参考资料
大皖新闻:《隐身无人机攻击-11更多细节公布》2025年11月12日 观察者网:《外媒关注我攻击11无人机:“美军缺乏类似型号”》2025年11月12日 澎湃新闻:《珠海航展|攻击-11隐身无人机,专家:现代战争“踹门”利器》2025年9月28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