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刘若英,给所有女人提了醒,不管你多有钱,老公和婆婆对你多好,都不要在自己年纪大的时候怀孕。
前几天刷到刘若英参加活动的视频,她穿着宽松毛衣,聊起生育话题时眼里带着过来人的感慨。虽说她没明说自己当年是不是高龄产子,但这话从一位年过四旬的女性嘴里说出来,总让人琢磨出些切肤之痛。
![]()
咱就说现实里,多少女的年轻时想着“先拼事业”“多玩两年”“等条件更稳再生”,结果拖着拖着就成了高龄备孕。有钱的请月嫂住月子中心,条件普通的咬牙硬扛,可再怎么精心伺候,身体底子在那摆着——就像一台用了二十年的老机器,突然要高负荷运转,哪能跟新的比?
我表姐当年38岁生的二胎,现在孩子五岁了,她腰上还贴着暖宝宝。有次聚餐她直叹气:“当年觉得三十多不算老,现在才知道,生完娃那几个月,连给孩子换个纸尿裤都得扶着腰缓半天。”她属于恢复算好的,隔壁张姐41岁头胎,剖腹产刀口三个月才长结实,抱孩子稍微久点就渗血水,现在孩子三岁,她抱十分钟就得喊胳膊酸。
医生说,高龄产妇的产后恢复慢,不是矫情是真有生理原因。二十来岁生娃,子宫收缩有力,恶露排得快,盆底肌弹性好,就算侧切伤口,一周左右也能愈合得差不多。可四十岁往上的女性,代谢变慢,胶原蛋白流失,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就像墙上裂了道缝,年轻人拿点腻子一抹就好,年纪大了得先填水泥再打磨,耗时又费劲。
更扎心的是,产后恢复可不只是“能不能下地走”这么简单。我有个朋友在医院做产后康复,她说最怕接诊高龄产妇:“有的宝妈生完半年漏尿,有的打喷嚏都腰疼,还有的抱孩子抱出了网球肘。这些毛病年轻时候可能不显,等过了五十岁,全跟着你找后账。”
再说回刘若英那句话,“后半生能不能有个健康身体,关键就看产后恢复”。你想啊,等孩子上小学了,别的妈能陪跑跳绳,你爬两层楼就喘;等孙辈出生了,别的姥姥能抱能哄,你连逗孩子追两步都费劲。现在觉得“先享受二人世界”挺美,老了才明白,能有个好体格陪孩子长大、看孙辈蹦跶,比啥都实在。
当然,不是说高龄不能生,医学发达了,很多女性四五十岁也能安全度过孕期。但咱们得把丑话说前头:恢复慢是客观规律,不是咬咬牙就能扛过去的。能早生尽量早生,二十多岁的身体像块海绵,吸饱了营养和活力,生完娃恢复起来顺风顺水;三十大几的身体就像泡发的海绵,再挤也挤不出多少劲儿了。
我老家有句土话:“该生的时候别拖,该养的时候别懒。”年轻时候觉得“晚点生更从容”,等真到了年纪才懂,最好的从容,是趁身体还“抗造”的时候把该办的办了。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资料参考:《中国围产期健康教育指南(2022)》、三甲医院产科临床观察数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