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在时髦小酒馆越来越多,大排档倒是不多,难得陕西南路新乐路这么好的地段开了家老弟兄海鲜排档,周末约了朋友来聚。
![]()
特意订了沿马路的位子,吹得到凉爽的晚风,看得到梧桐树落叶,潮人川流不息,正宗上海情调。
![]()
排档么,没有菜单,看着明档点,象山来的海鲜,混搭各种做法,蛏子跟苋菜梗一起蒸,响铃跟椒盐排条同炸,荠菜豆腐羹里放生蚝。
![]()
偶遇两位Walk in的老外,看得一头雾水,我们还义务当翻译,帮忙点了比较安全的鮸鱼和明虾,强烈推荐本地特色的醉蟹黄泥螺,他们看了一眼乌漆嘛黑的蟹膏和混滔滔的汁水,放弃了。
![]()
虽说是排档,也拿得出像样子的杯子和冰桶,大家各自带酒,举杯叙旧。
![]()
鳗鲞虾皮做了个下酒小拼盘,素鸡香菇黄芽菜再加黑木耳金针菜烧在肉汁里,素菜荤味。
![]()
带鱼冻瞬间唤起儿时记忆,小时候吃不完的带鱼放在碗架橱里,隔夜凝成冻,冻比鱼好吃。
![]()
有鲜头的菜,搭配PVG的白,朋友会选酒,Puligny-Montrachet的这块地离Batard-Montrachet只有五米,笑谈十几年前我们都是喝酿酒师他老爸Vincent Girardin出的道。
![]()
糟骨头一般拿来蒸膏蟹,这里从甲鱼养殖场搞来了“王八蛋”,中间咸蛋黄,旁边八个蛋,我们四个人,正好一人俩。
![]()
当季白蟹正壮,出其不意跟烤麸、丝瓜一起烧,前者的气孔吸饱了蟹汤,后者烧软了更鲜。
![]()
干烧鲳鱼呢,撒了黄泥螺,譬如味精咯,白鲳肉质细嫩,宽油也无妨。
![]()
小酸小甜微微辣,就配德国雷司令,阿尔萨斯最古老的特级园,十年陈仍能感受到花岗岩风土的力量。
![]()
原计划在DV配白松露的洛霞,那天没开成,被我拎过来,葡萄和糯米的混酿,跟肉和海鲜都能搭。
![]()
入夜后有了凉意,端来卡式炉煲老鸭汤,象山滩涂上吃小鱼小虾长大的海鸭,配上猪肚咸蹄膀和自己腌的酸萝卜,人吃暖了,酒也醒了。
![]()
店里许多有趣的荤素搭配,好比八爪鱼烩花菜,张牙舞爪的,加臭烘烘的虾酱,煲出来更香。
![]()
臭豆腐烧毛豆子,又加鱼鯗吊鲜,我觉得过红酒就很好,出自勃艮第丘的名家之手,老藤重桶,细腻优雅,花果交香。
![]()
跟进一支宁夏酒,留世酒庄的梅洛,酿出了东方的甜美,难得用到了价格昂贵的阿尔德瓶塞,高分子材料保证密封性又解决了软木塞污染问题,感慨中国葡萄酒的细节也越发精进。
![]()
酒多了加菜,喊酒友去点,不争气的他点了蒜苔炒牛肚和海肠捞饭回来,叫我肯定选尖椒炒雀胗和牛蛙鳝背。
![]()
上海炒面装在老式铝饭盒里,酱油粗面炒鸡毛菜肉丝,老板特意强调:“阿拉不放鸡蛋,哎额是安徽人做法!”
![]()
后来好像又叫了轮冷菜,酱鸭舌、花生米、白切双拼,我记不太清了,可不喝多了又失忆,完全忘记Barolo的味道了,第二天看照片才想起来,最后还有宁波黑芝麻糯米块……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