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有没有这样的困惑?
和孩子朝夕相处,却总觉得心里隔着一层!
我们想知道孩子在学校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委屈、心里藏着什么小秘密。
可是,每次开口问“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得到的回复却很敷衍——“还好”“没什么”。
![]()
我们永远得不到准确的答案!
是孩子不愿意说?表达力不行?还是没心没肺呢?
其实,可能是我们误会孩子了。
不是孩子不想说,而是我们的提问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孩子无法精准、详细地给出我们想要的回答。
就像当有人问我们“过得怎么样?”时,我们大多只会简单地回一句“还是老样子”。
因为我们不确定对方到底想了解什么,便只能这样公式化地回答。
怎样才能让孩子打开话匣子,愿意一五一十地跟我们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呢?
我也曾时常纠结,苦于找不到聊天的“突破口”:不知道怎么开头才不尴尬,不清楚聊什么孩子才感兴趣,更不懂如何让聊天不流于表面、真正走进孩子心里。
(经常想问的就是“上课认真听了吗?”“成绩怎么样?”)
直到我遇到了《和孩子聊聊学校里最重要的事》这套书,才发现和孩子聊天原来可以这么轻松。
![]()
✍首先,故事引导。
这套书最难得之处,在于它完全避开了“说教感”。
书中64个充满活力的小故事(每本16个),均由心理学专家基于真实事件创作。
它们活脱脱就是孩子生活的映照,能瞬间点燃孩子的分享欲,让他们敞开心扉。
~~当我读到《去做你热爱的事》时,里面提到尤克里里,孩子兴奋地说:我们学校的尤克里里教室,就在一楼。
![]()
~~当我读到《有时没有什么原因,我们也会感到难过》时,里面提到朋友借橡皮的事,孩子也想到了自己的伤心事:我借同桌的转笔刀,她有些不太情愿。
![]()
继而又开心地说:不过,这个事情过去了,因为我有转笔刀了(刚给他买了一个便携式转笔刀,放笔袋里带学校去用)。
~~当我读到《这是毛毛》时,孩子听到毛毛介绍自己的样子,立刻回应说:我可以介绍我的小狗的样子,它是蓝色的,上面有两个圆形的斑点,还有很多彩色的竖条,这是我独特的狗狗。
![]()
~~当我读到《微小的举动就能带给彼此快乐》时,孩子听到毛毛要送给朋友一个惊喜,立即说出了他的好点子:我要礼物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写上某某的名字,放到他们小区的传达室,然后,你发信息给他,让他去取。
![]()
我给孩子读其他书的时候,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从来不把心思放在我读的内容上。
而读这套书,孩子总能轻易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愿意主动分享。
我意识到,书中的校园生活、朋友交往等内容,都是孩子真正关心的话题,恰好契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
✍此外,互动小游戏激发分享热情。
每个话题后面都有互动环节(共80个,每本20个)——让孩子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恰恰让孩子更关注自己的生活,也熟悉了话题的内容,真是一个惊喜的设计。
**当我让孩子想一想哪些事情令他开心时,他核对了每件事情,只要是做过的都喜欢。
![]()
**当我让他回忆开心时刻时,他想到了我们的好事记录,只不过书上的方法是把好事纸条放进罐子里,我们是记录在本子上。
![]()
**当孩子听到在写下并画出你的好朋友时,兴奋地说:我有太多朋友了,我要画谁谁谁,啊,这才7个,我还有很多要画呢!
![]()
**当他听到有人给你送过惊喜吗?可以写出来或画出来。孩子立刻说:当然有啊,有很多呢!接着如数家珍,准备第二天一个个画出来。
![]()
这套书的设计暗合了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儿童中心式沟通”理念:不评判、不引导,只聚焦孩子的兴趣和感受,让孩子成为聊天的主角。
多和孩子聊这4类话题,孩子越来越优秀
书中涵盖的四类核心话题,精准对应了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心理养分,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帮孩子构建强大的内心世界。
第一类:你很重要
“你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不需要完美,就能喜欢自己!”
“别人对你产生什么影响,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这些简单的话语背后,是积极心理学中的“自我认同理论”。
当孩子从日常聊天中确认了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认可,自然会生出满满的自信。
这种自信不是建立在比较或成就上,而是源于对自身价值的深刻认知。
![]()
第二类:结交真朋友
“朋友很重要!”
“信任是友谊的基础!”
“我们的朋友可以有其他朋友!”
“和朋友坦诚地交谈!”
这些话题,恰好回应了孩子进入校园后最核心的社交需求。
通过聊朋友话题,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社交状况,还能潜移默化地传授交友之道,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友谊观。
![]()
第三类:你很勇敢
“事情并不总是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不必过分担心未来的事!”
“我们的身体有平复情绪的力量!”
“与自己做比较!”
这些话语,藏着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
其实孩子的勇敢,从来不是不害怕,而是知道即使害怕,也有办法应对——这些底气,都藏在一次次温柔的聊天里。
当我们允许孩子表达恐惧和担忧,并给予理解和支持,孩子就能逐渐培养出面对困难的韧性。
![]()
第四类:做你自己
“用自己的方式展现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
“不要为别人的想法忧虑!”
“不要让霸凌得逞!”
这些话题,关乎孩子的自我坚守和保护。
当我们和孩子聊这些话题时,其实是在帮孩子建立自我认同和边界意识,让他们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
![]()
其实,和孩子聊天的核心,从来不是“聊什么高大上的话题”,而是“能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
当我们不再局限于“今天考了多少分”“作业写完了吗”这类功利性问题,而是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对话就自然而然地流动起来。
《和孩子聊聊学校里最重要的事》这套书,就像一座桥梁,让我们不用再苦于“不知道怎么聊”,只需跟着书中的话题引导,就能让孩子主动分享、尽情表达。
作为家长,我们不必追求“完美沟通”,只需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倾听,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愿意听你说”。
当聊天成为亲子间的日常,当孩子的感受被看见、被尊重,他们自然会在爱与理解中,成长为自信、勇敢、有温度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