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位咨询的结友,情况有些特殊。2023年体检时出现了漏诊,没有观察到这颗磨玻璃结节。到今年9月的时候已经增长到了9mm;消炎后复查长到了11mm。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增长速度这么快的混磨,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其是高危结节;结合结节的尺寸和“面相”,可以考虑手术,及时处理。您担忧的手术方案,仅凭现有资料是没法精准确认的,需要更进一步的检查,例如术前三维定位等才可以确定。
通过结节的倍增速度来确认结节的“良恶”,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方式。但是这里我要给大家说明白,这位结友的混磨是高危结节,但并不代表所有混磨都是高危的;出现高危混磨,其治愈率依旧很高,整体的安全可控,无需焦虑。混合磨玻璃结节的自然病程具有“惰性生长”特征,多数在2-5年内缓慢进展。这种“慢生长”特性,给了足够的安全空间,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对其进行精准管理。因此科学的随访管理是避免过度医疗的关键,应按“分层管理、动态评估”的原则进行随访管理。
如果混合磨玻璃结节是恶性的,3年内一定会有大小或实性成分的变化,不会长期稳定;反之则可排除其恶性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关注结节尺寸和其倍增周期来进行判断,结节的体积倍增周期(平均倍增时间:纯磨玻璃结节813日,混合型磨玻璃结节457日,不典型腺瘤样增生998天,原位癌567天,微浸润腺癌384天)。还有一些关键因素我们也需要纳入重点随访的“标准”,如实性部分增大(结节尺寸未变但实性成分直径增长超2mm),密度持续增高(CT值大幅升高,如从-600HU升至-300HU)。
最要再补充一点,不论纯磨还是混磨,其预后都远超网络上的“传言”。哪怕是较大的混磨其预后堪称“癌症中最好”——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5年生存率高达100%(5年内没有复发、转移)。
以下转自结友的网络咨询:
我老婆32岁,在2012年的时候患过耐多药肺结核。同年左右患过过敏性紫癫,未接种过新冠疫苗。23年 10 月公司体检报告上未提及左上肺结节(但实际当时就有,体检中心漏报了)。25年9月22日公司体检发现左上肺呈半实性结节约9毫米,当时正好感冒期间。发现结节后在人民医院打了三天消炎针后吃 了三天消炎药。2025年10月20日到武汉协和医院复査CT,显示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约11乘6毫米。
想咨询一下:
- 对比23年的和今年9月22日以及10月20日片子,结节是否增大,还是说无变化,是因为机器误差?
- 目前看了武汉协和和同济的三位专家,其中两位建议6个月复查。一位专家建议现在就做手术。目前我老婆的这种结节是什么呢?是现在就手术还是6个月随访之后再决定?
- 随访期间出现变化的概率有多大?目前是原位还是微侵润?
- 该结节是否跟肺结核病史以及紫癫病史有关。
- 两年没有消失是不是就说明是肿瘤可能性大?
- 周围潜在小结节是什么。
图1为23年10月的片子,图2是25年9月的,是体检机构同一台机器拍摄。图3是25年10月在协和医院拍的。
![]()
![]()
![]()
图1是体检中心的纸质报告,倒数第一段是23年9月的结论,倒数第二段是25年9月的结论,图2是协和医院的文字报告。
![]()
![]()
这是我重新截图的片子,这是今年10月份拍的。不知道是否能够看清,另外这个是不是有血管穿行,有血管穿行是不是就是不好呢?另外想请问一下手术是切多少呢?
![]()
![]()
![]()
是个高危结节,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