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医药加速走向国际市场,跨国药企正积极探索融入这一产业的多元路径。收购虽因能快速进入本土产业链而成为常见选择,但以标准共创、技术共研、产业共建为特征的合作模式愈加受到关注。日本汉方药企业株式会社津村的在华实践,正是这一发展模式的体现。
![]()
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津村联合地方政府、合作社及农户,推广自主建立的津村药材GACP(药用植物种植和采集质量管理规范指南),构建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对中药材从种植、采收、加工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实施严格的精细化管控。目前,该体系已在我国十五个省份六十九个地区落地,实现大黄、人参、甘草、苍术等百余种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这种多方协作的模式,既为当地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稳定的销售渠道,促进地方农业产业升级,也为津村保障了优质原料的稳定供应,更在各方之间构建起信任基础,提升本土产业链参与协同的积极性。
科研创新领域,津村搭建产学研多方协同网络,推动技术联合研发与成果共享共用。例如,其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天津药物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完成七十余种中药标准汤剂的系统研究,共同编著《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第一卷,为中医药药品的研发与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此外,津村与中药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无公害人参农田精细化栽培技术,也无偿向本土企业开放,加速了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相较于传统的单向技术输出模式,这种协同研发模式更有助于中外双方在技术标准与产业需求上达成共识,进而构建起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
中医药产业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产业体系。传统意义上的收购模式虽然能帮助外资企业快速实现市场扩张,但若缺乏对本土生态的理解与长期投入,往往难以形成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津村的发展思路,正为外企参与中医药产业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跨国药企的合作路径留下实践样本。
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本土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共同作用。展望未来,若能在开放、透明、共赢的原则下不断完善协作机制,外资与本土企业有望形成更具韧性的协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医药在全球健康体系中展现更广阔的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