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打工人总抱怨 “工资低啊,妥妥的一个月光族”,但要是穿越到清朝打工,可能会哭着喊着回现代 996。
毕竟在那个没有五险一金的年代,月薪多少全看老天爷赏不赏饭,贫富差距能离谱到让你怀疑人生。
![]()
不信?还是想去清朝打工?那么,我们就来闲话闲话。
我们得先搞懂清朝的 “工资计量单位”。
白银和铜钱是硬通货,乾隆年间一两银子能换 1000 文铜钱,到了清末通胀严重,得 2000 多文才能换一两。
而普通打工族的工资单,基本是用铜钱结算的,毕竟银子对他们来说,相当于现在普通人揣着金条上班。
最惨的当属乡村的长工,堪称清朝 “月薪低保户”。
乾隆年间,全国大多数长工年薪也就 3 两银子左右,折合月薪 250 文,刚够买 2 斗米糊口。
要是投胎到甘肃、贵州这些贫困地区,长工年薪甚至只有 1-3 两,月薪最低能到 80 文,买个馒头都得精打细算。
对比一下,《红楼梦》里刘姥姥拿到 20 两银子,直呼能让一家五口吃一年,可见普通打工人的薪资有多寒酸。
![]()
城里打工族稍微体面点,但也没好到哪去。
京城跑堂的伙计月薪 1-2 两银子,看似比长工强,可架不住天子脚下物价高,想攒钱买房?大概率是 “打工一辈子,住不起半间房”。
短工更像 “日结临时工”,没技术的杂役每天挣 30-50 文,有手艺的油漆匠、木匠能涨到 140-200 文,要是碰上个屠户这样的 “高薪工种”,旺季一天能挣 200 文,堪称清朝 “蓝领天花板”。
不过最魔幻的是 “体制内差距”。
九品芝麻官年薪 33 两,看似不多,可雍正年间搞了 “养廉银”,知县的养廉银能是基本工资的几十倍,实际年入能到 3 万两,相当于普通长工干 3000 年。
而旗人更夸张,“生则入档,壮则当兵”,普通旗兵月薪 1 两银子加口粮,看似稳定,可清末通胀加拖欠工资,最后沦落到 “卖儿卖女讨生活”,连站岗都把步枪交给老百姓玩,自己躲太阳。
![]()
更坑的是 “隐形扣薪”。
清朝打工没有劳动合同,长工包吃住但全年无休,短工遇到下雨天就没收入,河工、壮夫还得面对 “工资打折”。
咸丰年间士兵只能拿到六七成工资,其中还有贬值的铁钱,难怪鸦片战争时清军一触即溃。
对比现代打工人的带薪年假,清朝打工人怕是要羡慕到落泪。
最讽刺的是 “技术改变命运” 自古适用。
太医院的御医月薪 2 两,和太监工资差不多,可顶尖木匠干细活能每月赚 6 两,书院山长年薪高达 984 两,比一品文官俸禄还高。
而那些没技术的纯体力劳动者,只能在 “月薪 200 文” 的底层挣扎,完美诠释了 “知识就是财富” 的真理。
![]()
这么算下来,清朝打工人的月薪真相很扎心:
普通体力劳动者月薪 200-1800 文(0.2-1.8 两),按清中期标准,0.2 两约合人民币62 元,仅能购买 20 斤大米;1.8 两约合人民币562 元,可买 187 斤大米。
技术工能到 2-6 两,按清中期标准,2 两约合人民币624 元,6 两约合人民币1872 元。
官员则是 “基本工资(年薪) 33 两 + 绩效 3 万两” ,按清中期标准,按照购买力折算成人民币则是937 万,月薪约合人民币78万元。
62元与78万元相比,两者相差约12580倍,我就问问:你绝望不?
要是穿越成普通打工族,大概率会天天吐槽 “老板画饼比银子还多”,毕竟辛辛苦苦一年,可能还不如官员一顿饭钱。
所以说,当代打工人别再抱怨工资低了。至少我们不用面对 “银贵钱贱” 的通胀,不用全年无休,更不用羡慕那些 “躺赢” 的特权阶层。
![]()
(清朝官僚)
要是真穿越回清朝,可能连喝杯奶茶的钱都凑不齐:毕竟在那个年代,20 文钱就能买一斤肉,而你的月薪,可能只够买 10 斤肉而已。
别被一些视清朝为盛世的文章误导了。
附:清朝不同群体收入对照表
群体类型
收入标准
(清中期/乾隆年间为主)
折合人民币
(参考值)
核心说明
乡村长工(全国平均)
年薪 3 两银子,
月薪约 250 文
月薪约 62 元
仅够买 2 斗米糊口,无其他福利
乡村长工(贫困地区)
月薪最低 80 文
月薪最低约 20 元
甘肃、贵州等地区,买馒头需精打细算
京城跑堂伙计
月薪 1-2 两银子
月薪约 312-624 元
天子脚下物价高,难以攒钱购房
无技术短工(杂役)
日薪 30-50 文,月薪约 900-1500 文
月薪约 224-373 元
无稳定工作,下雨天无收入
有技术短工(油漆匠 / 木匠)
日薪 140-200 文,月薪 4200-6000 文
月薪约 1059-1513 元
靠手艺增收,收入高于普通杂役
高薪短工(屠户旺季)
日薪 200 文,
月薪约 6000 文
月薪约 1513 元
清朝 “蓝领天花板”,仅旺季能达到此收入
九品文官(基本工资)
年薪 33 两银子
月薪约 676 元
不含养廉银,仅为基本工资
知县(含养廉银)
实际年入约 3 万两银子
月薪约 78 万元
养廉银为基本工资几十倍,属于特权阶层收入
普通旗兵
月薪 1 两银子
+ 口粮
月薪约 312 元
清末通胀 + 拖欠工资,实际收入大幅缩水
太医院御医
月薪 2 两银子
月薪约 624 元
与太监工资水平相当
顶尖木匠(细活)
月薪 6 两银子
月薪约 1872 元
技术型人才,收入高于普通官员基本工资
书院山长
年薪 984 两银子
年薪约 24.1 万元,月薪约 2 万元
远超一品文官俸禄,知识型人才高薪代表
注:折算标准参考清中期 1 两银子≈1000 文铜钱,1 两银子购买力约合人民币 312 元(以大米价格为核心参考);清末因通胀,1 两银子需 2000 多文铜钱兑换,实际购买力会下降。
致作者:《写乎》致力于文化与历史的传播,仅仅根据作者意愿开通赞赏,赞赏所得全部归作者。
投稿邮箱:499020910@qq. 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