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据媒体报道,内蒙古锡林郭勒市,赵女士开了一家超市,2021年下半年超市经营不善倒闭。之后她偶然查看了超市监控,超市全部16名员工竟然都有偷偷从超市往外拿货品的情况,包括这些员工的亲属、供货商在内的其他13人也参与其中。
真是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这样的超市不倒闭都很难。
这起案件后来经过法院审理,在超市工作的员工中已经有8人因盗窃罪获刑,其中多数为缓刑。
2
2021年上半年因为家庭原因,她和曹某某合伙,签订合伙协议,曹某某主要负责超市日常经营。偷窃事件发生后,赵女士将曹某某诉至法院。
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于2022年4月1日立案,由于原告、被告均无法提供双方合伙期间完整的相关资料,导致双方合伙财产审计机构无法审计清算等原因,法院于2025年8月作出判决,赵女士的诉求被驳回。
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得到纠正,这是我们的司法理想。
3
赵女士继续上诉。
该案二审将于11月18日在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在合议庭通知书中,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审判员张静”。赵女士向记者提供了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最后确有一名审判员叫“张静”。
4
看到新闻,我以为不是同一人,毕竟这个名字比较常见,有时一个单位有两个都不少见。
据奔流新闻,2025年11月10日,赵女士向记者反馈,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已答应她将更换审理法官。
原来,真的是一审的张静法官参加二审的开庭,这样的乌龙事都能发生,我们的司法真的是病了。
5
理论上讲真的不应该,因为毕竟两级法院、两个不同的单位。
我查了一下网络,在2014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党群机关拟录用公务员公告中有:
张静,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或许就是此张静,多年媳妇熬成婆,于是就成了法官。
6
问题是她怎么又去了中院呢?
或许是现在的法官逐级遴选制度。2016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的意见》。2019年10月施行的法官法明确规定:初任法官一般到基层法院任职,上级法院法官一般逐级遴选。
法官逐级遴选制度的建立,改变了过去各级法院法官任职条件趋同的状况,部分审判经验缺乏、司法阅历不足的人员可以直接担任中级以上法院法官的现象,充分体现了不同层级法院职能差异。
9
果真如是,那为何就出现了二审张静审理一审张静的案件?
这也不能怪人家张静法官。
或许与目前的法院随机排案制度有关,排案由法官助理负责,于是巧合的计算机分案,一审张静法官的案件就到了二审张静法官的名下。
再说,现在法官案件太多,不到开庭不看案卷,于是就没有发现这个乌龙。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张静只是来凑合议庭的,主审法官不是她都没看案卷,当然不知道这个荒唐的事。
10
其实,就我看来,这样的事发生不可怕,就怕虽然二审法官换了,但换的是名字,而不换的是那颗维持会的心,这就麻烦了。
当前许多法院的二审维持率越来越高,这才是我们最担心的,但目前这几乎是常态了,我们有什么办法?
2025年11月12日星期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