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帮布隆迪种水稻,结果种的太好,撕毁了西方国家的伪善

0
分享至

非洲,那片被阳光炙烤的土地,有着数不尽的悲歌。

可在布隆迪这个地方,它原本有着大自然最好的馈赠:气候宜人,雨水充沛,火山灰堆积出的黑土地,肥得好像能掐出油来。

就在这片富饶之地,饥饿却像个甩不掉的鬼魂,长年累月缠着布隆迪的老百姓。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不是老天爷不帮忙,而是人祸。

直到一群从远方来的聪明人,揣着金黄的稻种,硬生生把这片土地的命给改写了。



布隆迪这地界儿,苦日子不是一天两天了。

早年间,被德国和比利时这些老殖民者给占着,这地儿的农业发展方向一开始就被掰歪了。

那些老外,铆足了劲儿让布隆迪人种咖啡、种棉花,这些玩意儿能给他们自己家挣大钱,至于当地人有没有饭吃,他们才懒得管。



好不容易,布隆迪挣脱了殖民的链子,盼着过好日子,结果又一头栽进了没完没了的内战泥潭。

战火把地烧了,水利设施也给毁了,本来就脆弱的农业一下子更是雪上加霜。

想想看,2009年那会儿,这块“老天爷赏饭”的地盘,水稻一亩地才收220公斤,连非洲平均水平都达不到。



全国1200万人,七成的人天天为吃饭发愁,每五个小孩里,就有一个活不过五岁。

粮食缺口大得吓人,占了总需求的三成,这就是活生生的饥饿写照。

更让人来气的是,那些西方国家打着“人道主义援助”的幌子,年年往布隆迪倒腾粮食。



表面上看,是做好事,实际上,这玩意儿就是慢性毒药。

那些便宜的进口粮食,把当地本来就没啥竞争力的农业市场给冲得稀里哗啦。

布隆迪农民辛辛苦苦种一年地,挣的钱可能连袋盐都买不起。



时间一长,谁还愿意种地?

这本地的农业就彻底歇菜了,老百姓对外面援助的依赖也越来越深。

等到西方这些援助的口子一收紧,布隆迪立马就得饿殍遍野。



这哪儿是帮忙啊,分明是使了个巧劲儿,把一个民族往绝路上推。

到了2009年,来了一群中国的农业专家,他们一脚踏上这片被饥饿折磨的土地。



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心里咯噔一下:水田里杂草比水稻还高,农民用最老式的锄头刨地,稻穗小得跟芝麻粒似的,产量低得可怜。

但专家们没抱怨,一头扎进了田里,足足花了半年时间,才把这病根给摸清楚了:原来是种子退化了,技术太落后,化肥也缺,这些才是布隆迪农业发展不起来的关键。

中国专家们对症下药,从国内挑了16种抗倒伏、产量高的杂交水稻种子,其中就有“川香优506”,这可是久经考验的好品种。

他们在布班扎省找了块地,建起了试验田,这就是希望的开始。

可布隆迪这地方,太阳晒得厉害,水稻生长周期也比国内短,这给专家们出了个新难题。

他们原来那一套种植管理经验,在这儿就不好使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专家们那股子认真劲儿,让人看了打心底里佩服。

他们干脆就在田边搭帐篷,白天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一趟一趟地记录数据;晚上呢,就着昏黄的煤油灯,一遍又一遍地琢磨方案。

从啥时候开始晒田,到怎么防治病虫害,每一步都得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重新调整。

有个老专家,为了看清楚稻穗灌浆的情况,硬是趴在田里看了三天,背上都被烈日晒脱了一层皮。

这份对土地、对老百姓的深情,最终真的换来了奇迹。

第一个试验季,收割的那天,当地的官员和无数农民都赶来看热闹。



当金灿灿的稻穗把秸秆压得弯下了腰,当镰刀一丈量,每公顷产量竟然高达13.86吨,算下来一亩地能产924公斤——这可是当地老品种产量的六倍啊!

布隆迪的农业部长激动得抱着中国专家,眼泪哗哗地流。

那一刻,不仅仅是粮食产量的大突破,更是布隆迪老百姓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希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产量问题解决了,新的麻烦又来了:那些穷苦的农民,买不起贵的种子和化肥啊。

中国专家们又想了个辙,和布隆迪政府商量着搞了个“滚动基金”:先借种子化肥给农民,等到丰收了,农民卖了粮食再还钱,这钱再接着用到下一轮。



这个办法,彻底改变了布琼布拉农村省林格四村的命运。

林格四村的134户人家,以前都是靠救济粮过日子。

2018年,他们加入了杂交水稻种植计划,到了年底一算账,每家平均多收了2000多公斤稻谷。



村民们不但把借款还清了,甚至还盖起了心心念念的两层小楼。

有个村妇感慨地说:“以前孩子饿得直哭,我只能抱着他们跟着一起哭;现在家里粮仓满了,孩子上学都能带上白米饭了。”

中国专家们明白一个理儿,光给鱼吃,不如教怎么打鱼。



他们在布隆迪,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光种出高产稻米,而是把那些先进的农业技术,一点不藏私地教给当地人。

伊克基,一个27岁的年轻人,以前靠骑着自行车拉香蕉挣点生活费。

他因为勤奋聪明,被中国专家看中,参加了三年的培训。



从怎么育秧、插秧,到怎么防治病虫害,伊克基的笔记本写满了厚厚的五本。

现在,他已经是锡比托克省的农业主管了,带着团队管理着2000多亩稻田,亩产稳定在700公斤以上。

像伊克基这样的“本地专家”,中国专家一共培养了48个,他们当中有以前放牛的娃,有穷学生,现在都成了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心骨。



基特加省的艾力斯特,则把“稻鱼共生”的技术带到了布隆迪。

稻田里养鱼,鱼的粪便还能给田里施肥,这不光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20多个村子跟着学。

这些年轻的“本地专家”,不光自己富起来了,还主动担起了振兴乡村的责任。



他们在村子里办夜校,用布隆迪话讲解技术要点;画生动的漫画,教农民怎么认稻瘟病;甚至把技术编成好记的顺口溜,让知识以最贴近生活的方式传播开来。

到了2023年,已经有2000多名布隆迪农民接受了系统的培训,掌握了像“浅水插秧、深水孕穗”这样的关键技术。



中国专家们付出的这些努力,到了2022年,布隆迪农业部的数据给出了最铁的证据:全国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700公斤,比2009年那会儿足足涨了218%;粮食自给率从52%直接跳到了78%,每年少进口四成的粮食,给国家省下了宝贵的外汇。

丰收带来的不光是粮食,更是整个产业链都活起来了。

新建的12家稻米加工厂,能把稻谷脱壳、包装,一条龙搞定。



以前只能当饭吃的稻米,现在经过深加工,甚至能卖到欧洲去。

15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其中有六成是女性。

以前靠捡垃圾为生的安娜,现在一个月能挣300美元,不但给家里添了缝纫机,还把女儿送去上学了。



面对布隆迪的巨大变化,有些西方媒体却跳出来说中国搞“新殖民主义”,把水稻援助说成是“政治工具”。

这种说法,在事实面前显得特别站不住脚。

西方国家在布隆迪推广的转基因玉米,因为不适应当地气候,产量反而比本地品种还低三成;他们援助的农业机械,一旦坏了,零件还得从欧洲进口,修起来麻烦,结果很多都成了摆设。

更让人诟病的是,西方的援助总是带着一堆苛刻的条件:给你粮食援助,你就得削减农业补贴;捐赠农机,你就得开放市场。

布隆迪前总统就曾经直言不讳地说:“他们不是帮我们种地,是逼我们按他们的规矩种地,种不出来就骂我们笨。”

中国可不一样,它的援助不带任何政治条件,专家们手把手地教技术。

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在2023年访问中国的时候,激动地说:“中国没有给我们一船船的粮食,却给了我们种出粮食的本事。

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现在的布隆迪,稻田里的景象那是焕然一新:过去稀稀拉拉的秧苗,如今都变成了齐腰高的“青纱帐”;农民手里的老锄头,被轻便的插秧机取代了;孩子们午饭从掺着沙子的玉米饼,变成了香喷喷的白米饭。

中国援布农业示范中心,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南南合作最佳案例”,中心门口那块石碑上刻着布隆迪的谚语“一粒稻种,千粒希望”,和中国的“授人以渔”理念互相印证着。

布隆迪的那些稻穗,它们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人。

们清清楚楚地告诉全世界:谁才是真心实意地帮助非洲老百姓摆脱贫困,谁又只是想把非洲人牢牢绑在援助链条上的假好人。

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 (2023). 中国农业技术助力布隆迪粮食安全纪实.

联合国粮农组织. (2022). 南南合作与三角合作案例分析:布隆迪杂交水稻项目.

新华社. (2023). 非洲观察:布隆迪总统盛赞中国助其实现粮食自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 布隆迪十年稻米巨变:中国援非模式的生动实践.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山东迎来中到大雪,滨州将降至零下!

山东迎来中到大雪,滨州将降至零下!

嗨0543
2025-11-12 19:15:46
2025地球小姐澳门冠军陈思蓓,身高170,纯天然颜值,当之无愧

2025地球小姐澳门冠军陈思蓓,身高170,纯天然颜值,当之无愧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2 13:33:51
“一觉醒来,大学变高中了”,当本升高成为现实,大学生天都塌了

“一觉醒来,大学变高中了”,当本升高成为现实,大学生天都塌了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2 20:05:44
为了“掏空”老百姓的钱袋子,编造出来的5大谎言,谁信谁倒霉?

为了“掏空”老百姓的钱袋子,编造出来的5大谎言,谁信谁倒霉?

卷史
2025-11-12 15:58:26
男篮世预赛集训大名单出炉!周琦张镇麟领衔:徐杰赵继伟双双落选

男篮世预赛集训大名单出炉!周琦张镇麟领衔:徐杰赵继伟双双落选

篮球快餐车
2025-11-13 06:04:49
哪种油最不健康?是大豆油吗?坦白说:这4种油确实要少吃

哪种油最不健康?是大豆油吗?坦白说:这4种油确实要少吃

涵豆说娱
2025-11-06 13:50:21
当看到63岁的岳红和张凯丽同框,才明白穿着得体的含金量有多高

当看到63岁的岳红和张凯丽同框,才明白穿着得体的含金量有多高

花心电影
2025-11-12 22:36:34
美女白色露脐T恤配蓝色瑜伽裤,性感值拉满,简直是行走的 荷尔蒙

美女白色露脐T恤配蓝色瑜伽裤,性感值拉满,简直是行走的 荷尔蒙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4 07:20:03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空间设计
2025-11-09 12:15:02
陈志的可怕,不在他有多狠,而在于他一路顺风顺水

陈志的可怕,不在他有多狠,而在于他一路顺风顺水

热点菌本君
2025-11-10 15:45:57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蜡笔小小子
2025-11-08 14:18:03
苹果新品突然官宣:11月14日,全球发售!

苹果新品突然官宣:11月14日,全球发售!

Q科技基地
2025-11-12 14:38:31
用 460 万美元追上 GPT-5?Kimi 团队首次回应一切,杨植麟也来了

用 460 万美元追上 GPT-5?Kimi 团队首次回应一切,杨植麟也来了

爱范儿
2025-11-11 14:23:37
当中国科考船停靠在库克群岛,旧秩序被海风吹动

当中国科考船停靠在库克群岛,旧秩序被海风吹动

丁刚看世界
2025-11-11 11:48:17
最新发现:炎症如何“叫醒”癌细胞?做好5件事阻断它

最新发现:炎症如何“叫醒”癌细胞?做好5件事阻断它

猫大夫医学科普
2025-11-13 06:47:17
世预赛开战 6天之内:欧洲11队直通世界杯 5队赢球=提前出线

世预赛开战 6天之内:欧洲11队直通世界杯 5队赢球=提前出线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2 08:39:06
这下真的解释不清了!广东女子玩手机睡着,醒来手变“铁钳”

这下真的解释不清了!广东女子玩手机睡着,醒来手变“铁钳”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11-12 15:13:56
马筱梅穿miumiu孕肚显怀了,她累的直不起腰,汪小菲心疼的搂着她

马筱梅穿miumiu孕肚显怀了,她累的直不起腰,汪小菲心疼的搂着她

小咪侃娱圈
2025-11-12 14:01:05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180视角
2025-11-12 12:05:43
快船官宣!比尔惨遭髋部骨折赛季报销:接受手术至少伤停6-9个月

快船官宣!比尔惨遭髋部骨折赛季报销:接受手术至少伤停6-9个月

追球者
2025-11-13 04:42:37
2025-11-13 07:20:49
历来纵横
历来纵横
这里有最真实的战争,最真实的历史.
1594文章数 2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俄外交部:乌方停止与俄谈判说明其缺乏达成和平意愿

头条要闻

俄外交部:乌方停止与俄谈判说明其缺乏达成和平意愿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时尚
亲子
房产

教育要闻

傲慢与偏见英文原版语音课11:我对您的神经很尊重

分析称《GTA6》延期或致PS6等主机推迟:拖到2028年

女人年纪大了也不必慌,掌握这3个穿衣技巧,优雅体面极了

亲子要闻

男孩总是躁怒崩溃,送去医院就诊,被确诊的却是孩子父母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