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晚,十五运会开幕式尚未启幕,广东奥体中心的观众席已掀起一阵“开箱热潮”。当橙白配色的观赛包被陆续拆开,30件实用好物接连亮相,从定制纪念章到智能手环,从非遗元素小物到环保套装,网友直呼“这是把大湾区的诚意打包送来了”,相关开箱视频24小时播放量破3亿,话题强势登顶热搜,让没到现场的网友纷纷留言“求同款”。
![]()
这份引发全民羡慕的观赛包,看似是简单的“观赛必备”,实则是装满细节的“文化密码箱”。最吸睛的当属一枚直径5厘米的合金纪念章,正面是广州塔、维多利亚港、大三巴牌坊的浮雕组合,背面刻着“同心筑梦 十五运会”字样,边缘镶嵌的三色珐琅分别对应三地市花——木棉红、紫荆紫、莲花绿,轻轻转动还能听到细微的齿轮声,暗藏“三地联动”的巧思。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枚小巧的广绣书签,由广州非遗传承人手工绣制,针脚细密的鳌鱼图案与开幕式“飞天神鳌”遥相呼应,让传统文化以“指尖好物”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
实用主义与人文关怀的兼顾,让观赛包成为“人人用得上”的暖心礼。考虑到开幕式时长近3小时,包内贴心配备了可折叠环保水杯,杯身印着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卡通形象,材质采用可降解玉米纤维,呼应“绿色全运”的理念;定制款手持小风扇不仅风力强劲,背面还印有赛事日程表和场馆导视图,解决了观众“找座位、记赛程”的痛点;还有一枚智能手环暗藏玄机,不仅能显示时间,还能连接场馆WiFi、查询卫生间和饮水点位置,甚至具备简易的健康监测功能,让老年观众观赛更安心。
![]()
独立包装的岭南特色凉果、无添加纸巾、应急创可贴等小物,每一件都精准戳中观赛需求,网友调侃“主办方怕是把观众的心思摸得透透的”。
观赛包的深层价值,在于它成为连接三地情感的“文化纽带”。包内的纪念T恤采用了香港设计师的创意,领口内侧绣着微型的“湾区地图”,袖口的条纹设计融合了澳门瓷画的色彩美学;随包附赠的明信片上,印着三地青年运动员的励志语录,背面预留了空白区域,方便观众写下感悟寄给亲友,让观赛记忆有了可传递的载体。
现场不少观众发现,包装礼盒的内衬是一幅微型的“湾区交通网络图”,高铁、大桥、港口等元素清晰可见,寓意着“赛事相连,人心相通”。一位来自澳门的观众坦言:“看着这些融合三地元素的小物件,真切感受到我们是一家人,这种归属感特别强烈。”
![]()
更值得称道的是,观赛包的设计全程贯穿“全民参与”的理念。早在半年前,主办方就通过网络征集网友建议,最终从12万条留言中筛选出“增加实用工具”“融入文化元素”“兼顾环保”等核心需求;制作过程中,不仅邀请了粤港澳三地的设计师、非遗传承人联合创作,还组织了200名普通市民参与试用品鉴,根据反馈调整物品尺寸、材质和功能。
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设计思路,让观赛包不再是单向赠送的礼品,而是双向互动的情感载体,也让全运会从“专业赛事”变成了“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一枚纪念章、一件T恤、一个水杯,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串联起的是大湾区的文化根脉、人文关怀与创新精神。十五运会观赛包的爆火,不仅在于它的“物超所值”,更在于它让每个观众都能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让“同心筑梦”的口号从舞台落到实处。
当人们拿着同款观赛包分享感悟、合影留念,当非遗元素通过小物件走进日常生活,这场盛会的影响力便超越了竞技本身,成为凝聚人心、传递温情的重要载体。这或许就是观赛包的深层意义——以小见大,让每个人都成为大湾区故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传播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