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辽源,寒意渐浓,东北袜业园内热潮涌动:智能袜机轰鸣、物流车辆穿梭……
这股跃动的产业活力,正是辽源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推动百年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优化提升传统产业,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点之一,带动提高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
辽源紧扣会议部署,依托自身优势,把袜业打造成传统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助力地方经济提质增效。
![]()
近日,辽源市委书记沈德生接受专访时,从历史积淀、战略目标到实践路径,系统阐释了这座“袜业名城”的升级之道。
“辽源市有100多年的纺织历史。东北袜业园入驻袜企1200家,吸纳就业45000人,年产棉袜35亿双。”立足全会精神,沈德生用一组扎实数据勾勒出辽源袜业的深厚底蕴。
![]()
立足百年积淀,辽源市锚定了更长远的目标:
面向“十五五”,辽源市将以建设世界棉袜之都为目标,力争产值突破200亿元,使袜业成为传统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目标既定,路径明晰。
辽源市袜业产业突出品牌引领,打造由王楠、孙颖莎、王楚钦等奥运冠军代言的自主品牌“親相见”,先后布局线上线下5000多家店铺,一年半时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带动大中小袜企产值增长10%。“在品牌效应的牵引下,当地引入研发、原料、印染、袜机制造等补链企业、开发冰雪装备等新品种,把袜业建设成国家级现代产业集群。”沈德生表示。
![]()
辽源市突出科技赋能,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产品升级,联合大校大所,研发出自发热滑雪袜、防静电袜等3000多款产品,更好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研发投入占营收10%以上,加快技术创新,围绕抗菌防臭、自动缝头、耐高温等先进工艺,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获得知识产权725项、专利31项;加快智改数转,实施了万台袜机数智化改造工程,通过工业互联网应用、数字工厂建设、智能袜机补贴,力争智能袜机占比超70%,生产效率再提升25%。
![]()
如今,辽源的棉袜远销欧美、日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有近1000万双棉袜流向世界各地。
着眼未来,沈德生表示:“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作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持续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加快开辟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力争‘十五五’末袜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5%。”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彭绅 毕琨宜
视频制作 董文博
图片为视频截图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王伟光
主编:曲翱 监制:陈尤欣
统筹:张燕
![]()
点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