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黄维见军粮发霉还掺着砂石,给军政部长何应钦寄去了一袋,何应钦大怒,派人调查黄维,黄维的顶头上司关麟征也趁机发难。
人人都说黄维不懂变通,是书呆子,打仗也不出色,杨伯涛在去世之前还要说黄维坏话,可黄维虽然虽然是书呆子,对士兵并不差。
1943年,国民党第54军的黄维,干脆把一袋发霉夹着砂石的军粮塞进包裹,直接寄到军政部长何应钦的办公室,你说这胆子大不大?
黄维出身老实本分,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干事一根筋,心里想着让士兵吃口热饭,这袋军粮其实就是他的“请愿书”,只是方式太直接,打破了老资格们约定俗成的官场规矩。
何应钦拿到那袋米,气得胡子都翘起来,官场讲究层级,黄维越级上告等于打了上司的脸,对何应钦来说,事情还没查清楚,名声先砸了,自己在部下面前丢了面子。
何应钦没着急查军粮,反倒开始查黄维,派人调查有没有“问题”,再加上关麟征跟陈诚不对付,都想在54军插个钉子,黄维这个军长就显得特别显眼。
黄维本意是揭露腐败,结果成了官场斗争的炮灰,其实他并不贪,反而把那些虚报的军粮和经费用来补贴士兵,从没往自己兜里揣。
可在那个年代,吃空饷已经成了“行规”,只要不贪不占,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国民党高层默认这种潜规则,就是为了安抚各路部队、稳定军心,黄维死磕,等于让整个系统的遮羞布被扯下来,官场老油条们当然不会放过他。
军队普遍虚报人数,粮饷都是按人头发,黄维用空额的钱养士兵,关麟征就借题发挥,把黄维的“漏洞”上报,罗织罪名,两派斗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陈诚“土木系”跟何应钦、关麟征之间的恩怨也随之升级,其实,派系暗战早就埋下了隐患,黄维不过是撞到枪口上。
蒋介石明明知道军队里“吃空饷”普遍,依然睁只眼闭只眼,就是想让各路军头各自为政,互相牵制,这种“以腐制腐”的方法虽然能短期维稳,长远看却埋下巨大隐患。
黄维被罢官,心灰意冷回老家,陈诚和关麟征在争夺54军军长时吵得不可开交,陈诚气得当场吐血,关麟征后来干脆“挂靴”去香港避风头,连去台湾都不愿意。
黄维后来东山再起,结果在淮海战役被俘,成了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一个本该靠能力升迁的军官,却因为坚持原则被打压,这种尴尬局面在当时国民党军队里并不少见。
基层官兵吃不饱饭,前线苦哈哈,后方却靠虚报人数拿补贴,粮食还被中饱私囊,派系斗争大于正事,正直的人被当成“出头鸟”,大家心照不宣,谁也不敢得罪上级,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就成了空谈。
许多国民党基层军官像黄维一样,不敢说真话,怕得罪大人物,派系利益高于一切,谁都在算计自己的小九九,这种环境下,想让军队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实在太难。
军粮发霉掺砂石,说明后勤管理早已烂到根里,正直军官想要维权,换来的却是调查和打压,何应钦、关麟征、陈诚三方明争暗斗,士兵的死活反倒成了小事,派系利益绑架整个系统,基层声音被淹没,最终只能靠强权维持表面和平。
这就是为什么蒋介石失败,连最基本的腐败问题都放任不管,或
![]()
者说他根本不想管,黄维为什么从功德林出来之后对我党信服,就是看到了我党跟蒋介石的差距,明白,只有我党才能让百姓过上好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