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今年全市200余座桥梁的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任务已全部完成,改造停车位10082个,新增停车位5487个。同时,拆除桥下违规用房4.7万平方米、护栏7.3万延米,桥下空间变得更加通透。明年,交通部门计划对丰北桥、菜户营桥、积水潭桥等11座重点桥系的桥下空间进行提升。
![]()
资料图。
“开辟桥下社会停车场,盘活存量空间并适度增量,缓解了停车难。目前,城六区内60%左右的城市道路桥下空间用于设置机动车社会停车场。”市交通委城管处副处长许国华介绍。针对联想桥、万丰桥、莲芳桥等交通流量大的桥区,在治理提升过程中,对其动态交通组织进行了优化。利用增设车道、优化掉头功能等方式,为桥区通行提速。
景观完善也是桥下空间提升的目的之一。榴乡桥、首钢大桥、燕莎桥、轨道13号线上地到五道口站之间高架桥等桥下空间,与周边景观相融合,实现路、绿、水相融合,为居民提供了全天候、多功能的户外休闲场所。
比如,雍和宫桥下桥柱上以四季雍和为主题,彩绘了银杏、海棠等北京代表性乡土的植物纹饰。桥下空间四周护栏上嵌入了雍和宫等文化符号。轨道交通五道口站至上地站区的改造中,桥体彩绘数字均运用京张铁路早期标志的中国传统数字“苏州码子”进行书写,极具时代特色。
![]()
新首钢大桥桥下东部空间改造为集运动、休闲、文化于一体的“活力港湾”,规划适合各年龄段的活动区域,引入健身设施,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多功能的户外休闲场所。邓伟摄
轨道交通桥下空间,也是今年桥下空间治理提升的重点内容。“截至目前,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879公里,拥有523座车站和超过1600个出入口。这其中就包括了163.5公里的桥下空间。”京投轨道交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区因地制宜,开展了多样化的轨道交通桥下空间精细化管理。
在解决停车难方面,石景山区利用S1线桥下空间,修建了机动车停车场,提供大约400个停车位。在优化接驳环境方面,朝阳区对13号线立水桥西侧桥下空间进行提升,设置了共享单车专用停放区,疏通进站通道;大兴区则将8号线瀛海站桥下空间改造为非机动车停车场,缓解了高峰期数千辆非机动车的停放压力。
此外,结合“花园城市”建设,在大屯路东—立水桥、首都机场线、八通线等轨道线区间,打造了多个“花园桥区”,塑造了优美的沿路风景线。
明年是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的决胜之年,交通部门计划对丰北桥、菜户营桥、积水潭桥等11座重点桥系的桥下空间进行提升。同时,结合日常运维,对35座桥系的桥下空间开展平整地面、补齐安防设施、飞线整理等整治工作,完成对全市全部桥下空间的整治提升。
来源:北京晚报(ID:wxbjwb)记者 孙宏阳,微丰向(原新丰台)整理,转载请注来源;文章内容仅为传递信息,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政策依据。
若信息有误,请以官方为准;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突发事件在微博上@新丰台网 就有可能上头条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