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我和婆婆的矛盾,是从住到一起后开始的。
以前我和老公住城里,公婆住乡下,周末回去一次,那时候我真觉得自己不会出现婆媳矛盾,毕竟我们俩相处一直挺和谐的。
后来孩子出生,住到一起后,才真心体验到了“距离产生美”这句话的真谛。
婆媳同住,会放大彼此的差异,也会放大很多相处细节,而女人偏偏又很在意细节,会抓取很多细小的东西去挑剔,继而矛盾就产生了。
就在婆婆生病之前,我还因为一些生活的细节,对她挑剔和埋怨过,一切从她生病开始,戛然而止。
4月7日婆婆生病(线粒体脑肌病),5月22日公公脑出血住院之后,公公在医院康复,婆婆一直都住在小姑子家。
有时候和小姑子发生矛盾,婆婆坚持要回老家,她的病情不允许一个人回去,我就和老公提出过让婆婆回来我们家住。
我老公说:我妈和妹妹有啥不合,我妈会和我妹吵,吵了也不会放心里,但是和你住在一起,万一有矛盾,我妈不会和你吵,只会憋心里,自己置气,对她病情不利。
我当时心里想的是:我和一个病人计较什么呢?
![]()
公公在医院康复了小半年,前几天出院和婆婆一起回来我们家,回来之前我就一直暗暗下决心,心宽点,不要在小事上计较。
我婆婆回来当天,就开始张罗着收拾家,她其实一直都挺勤快的,以前我心安理得享受,还总是颇有不满,对她指指点点,现在的我不敢享受,只怕把她累着。
她当时病发时,严重到话都说不出来,很多东西都忘了,连基本生活都没办法保障。
现在已经恢复到可以给我们做饭,操持家务,我内心只有感恩。
我还和我闺蜜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是真心这样觉得的。
![]()
比起以前,我婆婆的能力更差了,没办法帮我看孩子了,很多细节方面做的还不如以前了,但我们之间的相处却更加和谐了。
区别就在于我的心态变了,期待降低了,也就无所谓什么矛盾不矛盾得了。
![]()
其实想想,婆媳之间的矛盾,不过都是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她的家务做的不仔细,饭做的没那么精致,带娃的一些习惯不太好。
但这些事情又有什么标准呢?不过都是我们心底的对照和反应罢了。
我们在拿自己心底的一杆称来丈量婆婆的行事标准,但你怎么就能说你的标准就是好的?是对的呢?
换个角度来看,你有什么资格去对一个无条件帮你带娃,为你减轻负担的人,来指指点点的呢?
说白了,这背后隐射的心态就是一种“应该思维”。
《了不起的我》这本书里对应该思维是这样描述的:
应该思维的本质就在于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换到关系里面,其实也是一样的。
你试图让一个和你生活习惯、生活背景不同,处事风格不一的人来迁就你的规则,适应你的标准,一旦对方没有符合你的规则,你就开始暴露出情绪。
![]()
所有的婆媳矛盾都是如此,一方想让对方适应自己的规则,一旦不如愿,矛盾就此展开。
这其实也是边界不清的表现,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课题,而强行干涉对方的课题。
这样说来,其实出问题的不是婆婆的带娃方式,也不是生活习惯问题,而是你自己的心理问题。
书里还有一句话:
几乎所有的消极情绪背后,都有“应该思维”的影子。
你觉得婆婆帮你带娃,她就应该听你的,你觉得你说的是对的,她就应该服从你。
但这些都是你一腔情愿的愿望,当你投射出去你的愿望时,就要做好落空的准备,因为没有人就该听你的。
想通了这一点后,就会发现想要破除“婆媳一住到一起,矛盾就来了”这一困局,关键就在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放平了,矛盾就不存在了。
![]()
放下应该思维,真实地投入关系里
学会转变心态,放下“应该思维”,去体验和接纳真实的对方,真实地去进行互动。
很多时候是我们把自己框定在了一个条条框框里面,但其实当你跳出那个框架,就会发现很多事情也可以有另一番样子。
家里的事原本就没有什么标准和规则,只是我们把很多事情看得太过于局限和理所应该了。想开点,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就算是和枕边人之间,也会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更何况是两代人呢?思维行为一定会有差异。
把婆婆当同事,别注入太多的情感,去接纳对方的真实状态,接纳她的生活习惯和带娃方式,而不要总是强行让她适应你。
![]()
用感恩的心态看待对方的付出
直到婆婆生病后,我才感念以前她帮忙带娃的日子。
我一个人又要带娃,又要写文,还要操持家务,真的很消耗能量。
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高估自己,觉得自己带娃一定会比婆婆带的好,可以做到一边带娃,一边让家里井然有序。
但直到自己摊上家里这一摊子事后,你会发现真的有力不从心的地方。
如果你对婆婆有所不满,就记住:有人帮,总比没有人帮得好,婆婆带娃带的再不好,但至少她在帮你减轻负担。
是她操持着家里这些事,你才能够安心上班,她是在帮你。
用感恩的心看待对方的付出,即使缺点也变成了优点。
![]()
容忍现实和愿望不一致
你希望婆婆能够给孩子做丰富的辅食,希望她能够用科学的方式来带娃,希望她满足你理想的婆婆的样子。
但与此同时,她对于儿媳何尝没有自己的标准呢?如果我们都以自己的标准去相处,矛盾是一定的。
你的希望是你自己的想法,而现实往往就是不尽如人意的。
我们要学会容忍现实和愿望不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地去接纳现实,而不是盯着愿望,企图去改写现实。
你的容忍度,就代表着你们之间的和谐度,凡事想开一点,多忍忍让让就过去了。
![]()
降低期待,接纳她的能力短板
每个婆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婆婆做的一手好饭,有的婆婆会识字认字,能够给孩子比较好的教养条件,有的婆婆很会和孩子互动。
与此同时,势必会有一些不那么周到的地方。不必拿别人来对标,以此来对她提要求。
很多的矛盾就是在于我们总是纵向对比,却时常忘记了审视一下自己。
有些儿媳很会讨婆婆开心,有的儿媳会给婆婆足够多的钱,你总是对她提要求,那你又做到了多少呢?
不必过多要求,学会降低期待,接纳对方的能力短板,多看看对方的优点。
所有的关系都是将心比心,与其去对对方提要求,不如多审视一下自己,以真心换来真心。
![]()
很多的矛盾,都是在于我们的心态。
心态变了,很多问题也就自然化解了。
永远不要指望别人改变来适应你,你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
婆媳关系,就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修好自己,不被对方的言行举止所影响,这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