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育部等七部门发文!中小学科技教育 6 大任务部署

0
分享至



11 月 12 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出台及落实情况。 这份文件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人社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联合印发, 是国家层面首次对中小学科技教育作出系统部署。

发布会围绕“体系建设、课程融合、师资培养、数字赋能”等关键词展开, 明确科技教育将从课程和活动层面,转向贯通学段、协同推进的整体建设。 从今天起,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推进进入到“政策落地期”。

针对这一现实,教育部办公厅于近日印发《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提出八条具体举措。这份文件并非又一次“减负倡议”,而是一场针对教育治理体系的系统修正——通过制度确立边界,通过机制优化流程,通过协同重塑生态,让教师真正回到课堂中心。



科学课变了?中小学科技教育进入新阶段

过去两年,教育部等部门已多次出台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政策文件。目前,全国56%的省份已开设科学类地方课程,41%的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约60%的义务教育学校将科学教育活动纳入课后服务体系。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逐步走向常态化。

专家指出,此次《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级,首次以“科技教育”为核心概念,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立中小学科技教育体系,到2035年形成科技教育生态系统。

政策内容围绕六个方面展开:

一是育人体系。在各学段建立衔接机制:小学注重兴趣启蒙与动手体验,初中强化项目探究与跨学科学习,高中突出实验探究与工程实践,形成由感知到应用的递进路径。

二是课程与教学。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为基础,推动课程一体化设计;采用项目学习、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等方式,强化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三是教研与评价。建立科技教育评价机制,推进教研与教学一体化发展,完善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四是资源与环境。建设科技实验室和探究学习空间,统筹校内外设施;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设立科技教育栏目,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五是师资与协同。将科技教育纳入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建立区域科技教育中心,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课程与实践项目。

六是国际合作。构建多边合作网络,推动国际科技教育研究与青少年创新活动,形成开放交流格局。

文件结构呈“纵横结合”:纵向上贯穿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横向上课程、师资、资源、评价、协同同步推进。

其中,“体系建设”“学科融通”“协同推进”“数字赋能”等关键词,显示政策重点已从单项举措转向系统建设。

从文件到校园:科技教育正在进入课堂日常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表示,科技教育已纳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正从顶层设计走向系统实施。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资源供给与协同机制,成为当前推进的四个关键支点。

中央层面,课程与师资建设率先展开。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已修订完善,科学素养培养要求被纳入学科标准。一至九年级普遍开设科技类课程,高中阶段增加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分。同时,“国优计划”设立科技教育教师专项培养,“国培计划”和暑期研修中增设科技教育模块,“科学家+教师”联合授课机制同步建立。课程与师资两条线并行,科技教育正在学校体系中形成稳定结构。

机制与平台建设同步推进。教育部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科技教育专栏,集中展示课程资源、教学案例和研究成果。数字化平台逐渐成为课程共享、教研协作与在线学习的重要入口,也为区域间资源联通提供基础支撑。

社会资源持续扩容。中国科协在会上介绍,全国共有1150座科技馆、763套流动科技馆、1849辆科普大篷车,年服务人次超过1.5亿;全国1274个科普教育基地与学校形成合作机制,制作发布1.2万余个科技教育资源并通过国家平台共享。一张覆盖城乡、贯通校内外的科技教育网络正在形成。

地方实践同步推进。浙江建设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纳入高考选考科目;上海成立科技教育教研中心,组织跨区教研与教师培训;陕西建成省市县三级科技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启动中小学科技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五年内覆盖百所学校。各地在课程体系、教研网络和实践场景上形成了可复制路径。

教育部表示,下一阶段将以试点为牵引、示范为抓手,建设教学案例与资源库;以教研为基础,完善教师研修体系;以数字平台为支撑,推进数据联通与区域协同,推动科技教育全面落地。



从文件结构看,《意见》以“六大任务”统筹科技教育的全局——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研评价、资源建设、师资协同与国际合作,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政策链条。在这一框架中,教研引领、数字赋能、师资建设与协同育人等环节,与教育数智化转型方向高度契合,成为推动教育结构重塑的关键支点。

一是教研引领,构建科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体系。

《意见》要求组建科技教育专门教研队伍,强化区域与校际协同,推动教研与教学一体化。核心在于让教研成为课程持续改进与创新的驱动力。

华领以AI驱动的“用—督—研”体系响应这一方向,通过智能数据采集与分析,将教师课堂实践转化为可研究样本,教研成果反向服务教学设计,形成“教学即研究、研究促教学”的循环结构,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常态化建设提供体系支撑。



二是数字赋能,建设贯通教与学的科技教育空间。

《意见》提出要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动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探索人工智能支撑的教学新形态。

华领旗下AI水手首次推出“人工智能教育学校建设方案”,以水手数智教室S900与AI学伴S300 贯通课前、课中、课后场景。S900聚焦课堂教学与过程诊断,S300聚焦学习行为与反馈分析,二者形成数据循环,使科技教育的数字化能力从“工具输入”转为“体系嵌入”。



三是师资建设,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科技化转型。

《意见》要求完善科技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依托高校设立专业、健全培训机制。

华领人工智能集团基于水手数智教室 S900构建教师成长支持系统,生成课堂分析与反思报告,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同时通过云端协同教研平台促进跨学科共研,让教师成长从阶段性培训转向基于数据的持续提升,形成“在教中研、在研中长”的成长路径。



四是协同育人,形成开放共建的教育生态。

《意见》强调依托家校社“教联体”,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科技教育共建共享。

华领人工智能集团以AI水手人工智能学校建设方案为载体,搭建“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四方响应、四端协同系统。平台在家长端开放学习数据与能力报告,配套科学家庭教育课程与亲子互动画像,促进家校社的有效协同,助力形成区域化、可持续的科技教育生态。



教研为方向,数字为机制,师资为动力,协同为生态,这四个环节共同构成了中小学科技教育体系落地的结构支点。 当数据成为教育的语言,协同成为教育的常态,“以科技方式推进教育现代化”不再是一项阶段性工程,而是一种持续生长的教育形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5年,丧葬抚恤金提高了,退休人员总共能有几万元?

2025年,丧葬抚恤金提高了,退休人员总共能有几万元?

巢客HOME
2025-10-28 06:25:04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3 11:42:09
“老破小”正在成为租金下跌的“重灾区”

“老破小”正在成为租金下跌的“重灾区”

蓝鲸新闻
2025-11-12 09:48:07
曾医生的睡裙,好看在哪里

曾医生的睡裙,好看在哪里

大张的自留地
2025-11-11 14:16:34
这个特大城市,扩容了

这个特大城市,扩容了

国民经略
2025-11-12 11:51:01
记者实探西安8岁女孩的家:小屋窗户没玻璃,邻居经常投喂称她“很聪明”,听到上学后激动大喊

记者实探西安8岁女孩的家:小屋窗户没玻璃,邻居经常投喂称她“很聪明”,听到上学后激动大喊

极目新闻
2025-11-12 21:15:38
这下出名了!全网都知道了娃哈哈新任总经理许思敏,竟是1994年的

这下出名了!全网都知道了娃哈哈新任总经理许思敏,竟是1994年的

乐悠悠娱乐
2025-10-12 11:46:18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医脉圈
2025-11-12 12:14:28
梅毒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4事

梅毒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4事

泠泠说史
2025-11-12 15:30:50
秦岚真是梦中情姐

秦岚真是梦中情姐

叨叨话影
2025-11-13 00:56:28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 袁立全平台喊冤,这下轮到张国立慌了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 袁立全平台喊冤,这下轮到张国立慌了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3 03:23:41
副院长和眼科医生事件后续:网传眼科医生被“撤职留岗”,父亲发声引争议

副院长和眼科医生事件后续:网传眼科医生被“撤职留岗”,父亲发声引争议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12 12:39:45
11月12日,瓜迪奥拉离任倒计时,曼城王朝或将落幕?

11月12日,瓜迪奥拉离任倒计时,曼城王朝或将落幕?

林子说事
2025-11-12 12:37:55
“一觉醒来,大学变高中了”,当本升高成为现实,大学生天都塌了

“一觉醒来,大学变高中了”,当本升高成为现实,大学生天都塌了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2 20:05:44
中国人均存款刚“出炉”,全国近5亿户家庭,存款50万的有多少?

中国人均存款刚“出炉”,全国近5亿户家庭,存款50万的有多少?

平说财经
2025-10-27 17:56:40
尴尬!查尔斯一旦离世,卡米拉不再是王后,还得向夏洛特公主行礼

尴尬!查尔斯一旦离世,卡米拉不再是王后,还得向夏洛特公主行礼

白露文娱志
2025-10-13 14:49:57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雪雪呀
2025-08-11 08:41:29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麦子熟了
2025-11-11 21:45:07
1亿工程款主人是谁?民企指河南一官员妹妹为“李鬼”

1亿工程款主人是谁?民企指河南一官员妹妹为“李鬼”

法治边角料
2025-11-12 22:28:23
菲律宾前总统成“世界第一巨贪”,家藏数吨黄金,拖垮国家经济

菲律宾前总统成“世界第一巨贪”,家藏数吨黄金,拖垮国家经济

三石记
2025-11-04 19:23:14
2025-11-13 04:56:49
华领人工智能
华领人工智能
AI水手,作为华领通智人工智能集团旗下的核心品牌,发布首个AI教育学校建设方案。
74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傲慢与偏见英文原版语音课11:我对您的神经很尊重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艺术
家居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2025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区(校)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亲子要闻

男孩总是躁怒崩溃,送去医院就诊,被确诊的却是孩子父母

艺术要闻

春色满园,惊艳美女写真让你目不转睛!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