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里散发出的热气,油锅里升腾起的油烟,刚出炉的香酥油旋,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碎……这些寻常的生活场景,藏着最质朴的温暖与幸福,成为榆林东沙红山路便民市场的真实写照。
为了更好地服务周边百姓,今年6月,榆林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驼峰路街道执法大队对榆林东沙红山路便民服务点进行搬迁升级,让周边群众“近”享便利。
![]()
如今的市场里,固定摊位与临时摊位整齐排列,鲜红的番茄、翠绿的豆角、新鲜的猪肉等琳琅满目,每日准时上架销售。市民穿梭其间,带着对一日三餐的期许挑选食材,叫卖声、问价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烟火气十足。
![]()
“以前可不是这样!”卤货店老板郝爱平一边端出刚煮好的卤肉,一边感慨道。在这之前,他在榆林市第三医院北侧的人行道上摆摊,“摊位又小又窄,没水没电,我们凌晨就得起来准备,不然根本供不上货。”郝爱平说,“如今市场内有水有电,还有独立摊位,顾客越来越多,生意也是越来越好!”
原红山路便民服务点作为望湖路社区的示范点,覆盖了周边约6万居民,也是农户自己售卖农产品的传统市场。过去,狭窄的街道上每逢早高峰时段摊贩众多,人车争道,拥堵不堪,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一边是老百姓的“饭碗”,一边是城市的“脸面”与百姓的安全,这道题该如何破解?
![]()
榆林市城管综合执法支队驼峰路街道执法大队联合多部门经过充分调研、反复协商,最终选择在榆阳区妇幼保健院东南侧就近新建规范的便民市场。如今,市场共设180多个摊位,其中固定摊位100余个、临时摊位80余个,占地6100平方米,由专人负责运营管理,暂不收取任何费用。
“新开的市场干净整洁,卖的东西品类齐全,吃的喝的要啥有啥,就像一个露天的大型超市。”正在买豆腐的市民蔺磊笑着说。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周边居民买菜难的问题,更给农户提供了安全稳定的销售渠道,成为民生保障与市容提升双赢的生动实践。
![]()
为了让市场持续焕发活力,榆林市城管综合执法支队驼峰路街道执法大队将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建立健全“巡查+抽查+反馈”工作机制,安排专人开展日常巡查,负责摊位规范、卫生检查等具体工作,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对食品安全进行抽查。同时,通过居民意见箱、便民服务热线等多种渠道,及时收集、回应群众反映的问题。
“我们会持续提升市场硬件设施水平,既满足群众对便捷生活的愿望,也留住便民市场的烟火气,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秩序。”榆林市城管综合执法支队驼峰路街道执法大队大队长翟武利表示。
记者 陈子涵 孙宇
编辑 刘雅娇 校对 拓智慧 责编 李治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