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熊害”已蔓延至东京近郊

0
分享至

11月9日凌晨4点,日本青森县三之户町国道边上一家拉面店的57岁店员,像往常一样在开门前忙碌着。就在他准备食物时,一头身长约一米的熊突然出现并袭击了他。熊爪挥过,男子的眉间被划伤,鲜血立刻从脸上流下。所幸伤势未伤及性命。

这位店员遭遇的,是近期日本多地愈演愈烈的“熊害”。

以往熊出没多发生在树林里。然而,近年来,熊不断突破传统的山林边界,逐步进入人类生活圈,今年情况尤为严重。日本政府指出,与往年相比,今年7月以来,超过七成的熊袭击事件发生在市区或居民区附近。

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全国范围内熊出没和伤人事件数量正持续上升。据日本环境省统计,2023财年,日本共发生熊袭击人事件198起,219人受到伤害,其中死亡6人,这三个数字在当时都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而2025财年还没结束,遭熊袭击死亡的人数已达13人。

为治理“熊害”,日本政府频出重拳,包括放宽枪支管理规定、允许防暴警察用步枪射杀威胁人类安全的熊(这项新规于11月13日生效)。然而,在这片人与熊的生存空间日益重叠的土地上,这些措施能否真正化解危机,仍未可知。

“熊害”蔓延

从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区的动物园,到秋田县知名红叶观赏地千秋公园,从岐阜县白川乡的旅游巴士站,再到日本首都东京附近的奥多摩町……今年以来,日本多地接连出现熊出没或熊袭击人的事件,引发广泛担忧。

北海道是熊出没的热点地区之一。继早前有熊在养老院周边出没的报告后,11月9日,札幌市中央区的圆山动物园因发现多处棕熊脚印而提前闭园。出于安全考虑,当地教育委员会已决定让附近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临时停课。

“熊已经成为今年北海道的热门话题。”居住在札幌的拉瓜迪亚告诉新京报记者,“它们频繁进入居民区觅食,不论农村、山区还是札幌市区,我的同事们都在谈论这件事。”她还补充说,其实早在8月底,她所住的社区附近就已发现过熊的踪迹。

拉瓜迪亚担心自己某天会与熊不期而遇。“我觉得自己遇到熊的风险更高,”她解释道,“我不仅每天清晨跑步——而熊常在黎明和黄昏活动,我还非常喜欢徒步,这也是一项容易遭遇熊的活动。”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7日,日本秋田县鹿角市,当地道路旁竖起警示牌,提醒民众注意近期频发的熊出没及袭击事件。 图/IC photo

秋田县是“熊害”的重灾区之一。据日本政府统计,该县报告熊出没事件数量激增六倍多,超过8000起,而日本各地共报告熊出没事件已超过2万起。

面对严峻形势,秋田县知事铃木健太坦言一线工作人员已濒临极限,并向日本自卫队请求支援。目前,自卫队员已抵达秋田协助设置陷阱等,但不会直接参与射杀行动。

日本自媒体博主健吾也注意到熊在秋田县的出没痕迹。“最近我在秋田县角馆町录制视频时,当地就发生了熊出没和袭人事件。”他在10月下旬发布的视频中提醒:“令人警惕的是,这些事件并非发生在偏远山路,而是位于靠山的普通小镇。”

随着“熊害”蔓延,影响范围已从日本东北部的居民区扩展至东京近郊。

杰弗里·金斯顿,这位常年在日本工作的大学教授几乎每年都有约7次与熊在25米内近距离照面的经历,在他印象中,以往熊出没多发生在树林里。

2014年,金斯顿遭遇了一次严重的袭击。当时他正带着两只爱犬,穿行于东京西北部群马县的树林里。

“我们走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突然一头熊从树林里蹿出来,离我只有10米左右,瞬间扑到我身上。”金斯顿对新京报记者说,他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熊袭击了头部,血一下子涌出来,他摔倒在地。

据金斯顿描述,熊试图继续攻击,所幸被灌木丛阻挡。“是我的两只柴犬合力把它赶跑的。那一幕太可怕了,我伤口疼得厉害。”

尽管过去多年,但每当他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金斯顿仍心有余悸。现在每年六月到十一月,他再也不会去树林里。

不过,熊害尚未波及日本所有地区。神田外国语大学讲师杰弗里·J·霍尔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居住的千叶县此前没有熊出没的记录。“我本人在日本从未遇到过熊,周围的人也都没有遇到过,因为大家会比较谨慎,通常不会前往熊活动的区域。”

日本林业综合研究所东北分所动物生态遗传学研究组组长大西尚树对当前趋势表示担忧:“在东北地区,熊出现在城市区域已不罕见,而现在这种趋势正蔓延至东京西部等城市地带。未来,这种情况可能会扩散到全国范围。”

熊为何频繁进城?

日本境内主要栖息着两种熊:北海道棕熊和亚洲黑熊。棕熊体型尤为庞大,体重可达400公斤,约为黑熊(约130公斤)的三倍,性情也更为凶猛。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熊袭人事件——“三毛别罴事件”(造成7人死亡、3人重伤)便是由一头棕熊所为。

以往,熊大多活动于山林附近,但近年来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镇居住区,今年演变为一场备受关注的“熊害”。外界认为,熊的食物不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熊在秋季需要大量进食,以脂肪形式储存能量,为冬眠做准备。因此,当山林中的山果等主要食物不足时,它们便会下山觅食。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6日,日本秋田县鹿角市,一果园内发现疑似熊的踪迹,该地区近期频遭熊害困扰。图/IC photo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长时间阴雨和暖冬等,橡子、山毛榉果实等歉收的年份增加,在山里找不到足够食物的熊不得不扩大活动范围,到低地甚至进入村落觅食。

日本东北森林管理局的报告称,今年日本树生坚果(橡果、山毛榉果等)的主要产区青森、岩手、宫城、秋田、山形5县全部“严重歉收”,其中有的地区减产幅度高达80%以上,而这类果实占熊类冬眠前食谱的40%以上。大西尚树解释道,”在橡子歉收的年份,熊会扩大活动范围寻找食物,因此更容易出现在人类居住区。”

然而,食物短缺并非唯一原因。

过去,日本“里山”作为有效的缓冲带,清晰区隔了人类与熊的活动范围,使两者相安无事。熊天性警惕,即便偶尔接近人类区域也会迅速返回山林。但随着乡村人口减少,农业、林业活动衰退,村落周边的杂木林因缺乏管理而蔓延,废弃的田地和房屋日益增多。这导致山林与居住区的边界不断收窄,人与熊的活动区域高度重叠,昔日的分隔界线已日渐模糊。“如今,动物栖息地与人类居住区日益接近,致使熊类越来越频繁地闯入人类生活圈。”大西尚树说。

也有观点认为,熊类频繁出没的背后,根本原因在于其数量正在增加。

熊的数量变化经历了一个历史转折。从日本明治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将熊视为威胁和害兽而采取剿杀的措施,1966年还专门设立“春季野熊驱除制度”,通过剿杀以获取更多森林资源和土地开发空间。到20世纪70、80年代,棕熊等多种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减少。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全球环保意识觉醒和受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影响,日本社会对熊的态度也从根除转向保护,熊的数量开始回升。

日本兵库县立大学教授横山真弓参与兵库县防熊工作超过20年。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山果歉收导致熊食物短缺只在秋季,但现在熊4月份开始就频繁出没了。横山真弓介绍说,他们的研究显示,日本熊的数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如果放任不管的话,5年后数量将翻倍。据估算,现在野生熊的足迹已覆盖日本超过60%的国土。目前,北海道的棕熊约有1.2万头,黑熊已超过4.2万头。

与此同时,猎人数量的急剧减少使情况更加严峻。据大日本狩猎协会统计,全日本持证猎人已从20年前的约20万人,到2023年骤降至约9万人。此外,从1978年到2022年,有职业资格的猎熊人从近2万人锐减到5361人。


▲职业猎人道一。受访者供图

一部分原因是猎人行业正面临严重的年龄断层。道一是一名来自中国的职业猎人,早年赴日读书后机缘巧合进入这一行。他所属的大阪猎友会是一个持证猎人组成的私人团体,隶属于总部位于东京的“大日本狩猎协会”。据他了解,协会中有的猎人因年迈退休,有的已去世,而愿意成为职业猎人的年轻人不多。他说:“目前,协会内60岁以上老人占七成以上,他和朋友是全协会仅有的两名45岁以下的。”

霍尔观察到,“和大多数农村人口一样,日本的猎人年纪都不小。在熊袭击频发的地区,年轻人非常少。”金斯顿也回忆说:“30年前,我曾看到多个猎人一起把6头死熊装上卡车,但现在猎人不多且大多年纪大,主要猎鸟。”

此外,猎熊本身是一项门槛高的专业活动,并非所有猎人都有资格参与。每次猎熊通常需要5人左右的小队协作:有人布置陷阱,有人带狗驱赶,有人负责开枪猎杀。每项工作都需要经过专门考试和训练。今年2月底,在熊害尚未引起广泛关注时,道一曾和几位队友前往日本北部山区猎熊。他表示:“找不到合适的队友,上山猎熊很危险。”

应对“熊害”的多重制约

在日本多地接连出现熊出没甚至袭击人事件的当下,猎人群体在应对“熊害”中本应扮演关键角色,却面临着多重制约。

即便是有资格的猎熊猎人,也往往因严苛的政策限制而却步。日本《狩猎法》规定,在公路、居民区或任何人流密集场所的1.5公里范围内,猎人禁止开枪。道一说:“猎人必须退到离人类活动区域1.5公里以外,并且要背对公路和房屋,才能合法使用枪支,若在实际打猎过程中不慎违反,会被取消狩猎许可证。”

此前已有引起争议的先例。2018年8月,北海道猎友会砂川支部的支部长受市政府委托捕杀一头闯入民宅的棕熊。尽管任务成功,他却因开枪方向朝着建筑物,被北海道政府公安委员会取消持枪许可。这位支部长提起诉讼,但札幌高等法院在二审中认定,即便子弹命中目标,弹道仍可能变化并击中建筑物,判决取消持枪许可合理。

眼下“熊害”持续,猎人们也不敢轻易冒险。“政府至今未能解决猎人在居民区开枪的合法性问题。只要我们开枪,就是犯法。我们不能因为政府让我们解决问题,就知法犯法。”道一说。



▲2025年2月底,道一与猎友们在日本北部山区成功捕获一头体长1.85米的黑熊。受访者供图

猎友会也保留拒绝出动的权利。在道一所属的大阪猎友会,通常流程是地方政府在接到野生动物肇事报告后,向猎友会成员派发任务,事成后支付酬金。但今年,包括大阪在内的数十个猎友会都已拒绝出动猎熊。

更现实的问题是,猎熊在严苛限制下成为一项高风险、低回报的活动。道一算了一笔账:“猎一头鹿利润约5万日元,一头野猪能赚10万日元。而一整头熊虽然能卖到300万到400万日元,但扣除人力物力成本后,分摊到每个猎人手中,每人所得反而不如猎几头鹿划算。”

尽管秋田县等“熊害”多发地区今年陆续推出了猎人补贴,但道一指出,这些奖励实际上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他解释道,捕熊后,政府会统一回收熊只,这使得猎人的实际收入远低于自行处置所得,难以调动大家的出动意愿。

在猎人力量受限的同时,日本政府也开始调整警方权限。根据日本国家公安委员会的规定,使用步枪等特殊枪械的任务仅限于“重要设施的警戒与警备”“劫机应对”以及“预防和制止严重犯罪、逮捕嫌疑人”。11月6日,“防止危险鸟兽对人生命和身体的危害”被新增为任务之一,从13日起生效后,警察也可以使用步枪驱除熊。不仅如此,日本自卫队也参与到驱熊的行动中。

即便警察和自卫队员都已出动,道一指出,在居民区附近,猎人也只能巡视而无法开枪:“因为在那里开枪是违法的。”

眼下,“熊害”严重的一些地方正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比如,给果园加装电网,防止熊入侵;清除居所周围的灌木和杂草以改善视野,使熊难以靠近;收获的果实、农作物不堆放在屋外,要储存在室内并上锁;生鲜垃圾密封管理并保证没有气味泄漏等。

曾多次与熊正面相遇的金斯顿分享了他的经验:“我现在会主动打听熊的踪迹,留意树上的粪便和抓痕,随身携带防熊喷雾,熊速度很快,常攻击人脸,因此最好的应对方式是脸朝下趴地护住头部。”拉瓜迪亚则表示,在北海道,居民被建议在背包上挂铃铛,并随身携带易于取用的防熊喷雾。

健吾坦言,比起想着“遇见熊该怎么办”,不如尽量不要遇见熊。“理论上可以带防熊喷雾,但我不确定真遇险时能否正确使用,说不定紧张起来会喷到自己。所以最好还是不要碰上熊。前往有熊出没的地区,务必保持警惕,同时希望未来熊袭人问题能得到有效控制。”在日本生活了二十年的霍尔提醒,除了遵循常见防熊指南,最好避免在秋季前往山区乡村徒步。

此外,日本社会对猎熊的态度存在分歧。

综合日媒报道,生活在熊出没区的居民或有关人士多支持控制熊的数量。曾任秋田县知事的佐竹敬久,长期以来在应对“熊害”问题上持强硬立场。他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23年在其任内,秋田县共捕杀约2300头熊,多数熊是因侵入市区、影响居民生活而被陷阱捕获。

佐竹解释,被捕的熊几乎不会被重新放归山林,一方面是由于它们体重常达数百公斤,运送困难;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袭击过人类的熊会记住人类的气味,很可能再次(回到市区)发动攻击,因此必须捕杀”。道一表示,猎友会过去协助政府控制熊只的数量,部分原因也是基于此。

然而喜爱轻松熊、Line布朗熊等可爱形象的城市居民,由于没有直接接触过熊,往往对猎杀熊感到反感。

东京农业大学山崎浩二指出:“一旦有熊被猎杀,反对的人就会打爆政府电话。这种认知鸿沟可能成为未来应对‘熊害’的一大障碍。”

来源:新京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重磅:特朗普再曝通俄!2万页爱泼斯坦邮件曝光

重磅:特朗普再曝通俄!2万页爱泼斯坦邮件曝光

项鹏飞
2025-11-13 19:52:51
当世第1人?26岁姆巴佩杀疯1夜:2射1传+迎生涯400球 破梅西1纪录

当世第1人?26岁姆巴佩杀疯1夜:2射1传+迎生涯400球 破梅西1纪录

风过乡
2025-11-14 07:06:45
约基奇55+12+6掘金击沉快船6连胜,哈登23+8+5孤掌难鸣

约基奇55+12+6掘金击沉快船6连胜,哈登23+8+5孤掌难鸣

湖人崛起
2025-11-13 13:58:29
王曼昱4-1战胜王艺迪晋级女单四强,半决赛对阵陈梦

王曼昱4-1战胜王艺迪晋级女单四强,半决赛对阵陈梦

懂球帝
2025-11-13 20:21:11
日本叫嚣要在台海击沉福建舰,话音未落,中国055舰队抵达日本

日本叫嚣要在台海击沉福建舰,话音未落,中国055舰队抵达日本

面包夹知识
2025-11-14 00:13:22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返回任务有序推进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返回任务有序推进

新华社
2025-11-11 10:30:08
“狗咬人引发命案”:死者妹妹说:我们才是受害者,网友不分黑白

“狗咬人引发命案”:死者妹妹说:我们才是受害者,网友不分黑白

汉史趣闻
2025-11-13 10:10:57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全运会男子800米自由泳:小将张展硕再破纪录,强势拿下第3金

全运会男子800米自由泳:小将张展硕再破纪录,强势拿下第3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3 19:15:55
5连胜!意大利只输1场球却无法直接出线 需赢挪威9-0才能迎来奇迹

5连胜!意大利只输1场球却无法直接出线 需赢挪威9-0才能迎来奇迹

风过乡
2025-11-14 06:48:55
6-4!罗伯逊战胜希金斯,冠中冠4强出炉!大概率以下2人晋级决赛

6-4!罗伯逊战胜希金斯,冠中冠4强出炉!大概率以下2人晋级决赛

球场没跑道
2025-11-14 06:55:59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今夜,利空!跳水!

今夜,利空!跳水!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00:15:40
特讯!泰国国王和王后抵京,获中方高规格接待,引爆国际舆论

特讯!泰国国王和王后抵京,获中方高规格接待,引爆国际舆论

青风点评
2025-11-13 23:09:17
奋进“十五五”|奋力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奋进“十五五”|奋力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中国经济网
2025-11-13 07:38:07
2-0,24岁萨卡无敌凌空斩,英格兰豪取世预赛7连胜,太强了

2-0,24岁萨卡无敌凌空斩,英格兰豪取世预赛7连胜,太强了

侧身凌空斩
2025-11-14 05:40:34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小娱乐悠悠
2025-11-13 16:06:27
斯诺克赛程:11局6胜诞生首个决赛席位,赵心童PK小特,冲2大纪录

斯诺克赛程:11局6胜诞生首个决赛席位,赵心童PK小特,冲2大纪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4 07:13:31
全运会男女4×100混合泳接力:徐嘉余余依婷领衔,浙江队强势摘金

全运会男女4×100混合泳接力:徐嘉余余依婷领衔,浙江队强势摘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3 20:59:50
邓超给儿子庆生:兄弟情深,活力少年引关注?

邓超给儿子庆生:兄弟情深,活力少年引关注?

娱乐领航家
2025-11-13 17:00:03
2025-11-14 08:55:01
扬子晚报 incentive-icons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为江苏省级报刊
31628文章数 548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俄军对乌克兰首都发动大规模袭击 基辅传出密集爆炸声

头条要闻

俄军对乌克兰首都发动大规模袭击 基辅传出密集爆炸声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深夜!全线崩跌,发生了什么?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本地
亲子
房产

教育要闻

《山西教育》报道宁武县高级中学校十年振兴之路

别这样P图了,真的好假!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亲子要闻

亲爱的宝贝生日快乐,愿你天天快乐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