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当600岁的“百戏之师”昆曲遇见园林实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12日,在宝山区庙行镇共和公园,一场别开生面的昆曲体验课正在上演。作为宝山区新联会“新联讲堂”活动之一,全国首位职业昆曲推广人赵津羽带领数十位青年观众,通过可听、可看、可玩的沉浸式互动,共同走进昆曲雅致而浪漫的“百花园”。
![]()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在绿树掩映的亭台水榭间,一位身着戏服、面覆彩妆的小生唱起《牡丹亭·惊梦》中的经典曲牌“山桃红”,拉开了体验课的序幕。婉转悠扬的水磨腔,配合深情款款的身段表演,让青年观众纷纷举起手机,零距离感受昆曲的雅韵之美。
![]()
昆曲以讲究、精细著称,是一种适合近距离观赏的剧种。演唱结束后,赵津羽老师随即转向互动教学。“大家看,我这个‘开门’的动作,是不是真的有推开一扇门的感觉?”她从最基础的“手眼身步法”入手,细致分解舞台上虚拟的“开门”动作,引导学员们体会昆曲程式化动作中蕴含的生活逻辑与艺术美感。
![]()
“水袖”体验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赵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几位青年观众换上戏服,尝试舞动那看似简单实则极需技巧的水袖。她亲自示范如何“三上袖”,如何利用水袖轻轻划圆来表达见面行礼。起初水袖并不“听话”,经过一番点拨,大家的动作渐渐有模有样。“原来舞水袖有这么多门道!”参与体验的吴女士兴奋地分享,“亲自试过,才更佩服演员们在台上的举重若轻,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
除了动态身段教学,赵津羽还带来了独创的“昆韵手指操”,她将昆曲指法融入左右手配合,带领全场观众通过活动手指、练习指法来锻炼大脑。大家认真地比画着兰花指、兰花掌和兰花拳,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昆曲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别样情趣。
![]()
“很多人觉得昆曲高深莫测,其实它很美,也离我们很近。”作为澎派闺门旦传人,赵津羽12岁走进昆曲世界,师从俞振飞、张洵澎等大师。她提出的“昆曲+”理念,让传统文化更贴近年轻人。赵津羽表示:“昆曲舞台上需要传承,观众也需要一代代传承。我希望通过走进大家中间,带领大家一起互动、体验,百看不如一试,当大家亲身尝试后,会发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艺术宝藏如此丰富。愿每个人都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养分,最终滋养自己的生命。”
记者:孙子璎 仲昱峰
编辑:张思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上海宝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