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曹君华 陆建林)琵琶腿炖萝卜、土豆红烧五花肉、粉条炒包菜、黄瓜海带汤……近日,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食堂里,学生们享受着营养均衡的“两荤一素一汤”午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温馨场景,是郧阳区推进“数字食堂”建设、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与餐饮质量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郧阳区在全市率先完成“数字食堂”监管平台建设。该平台整合了食材管理、消费管理、财务管理和“互联网+明厨亮灶”四个子系统,通过阳光采购、定制菜单、明厨亮灶等举措,全力打造智慧化、人性化的校园餐饮服务体系。
每周日下午,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食堂库管员张文平、罗甲武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们使用“智能电子秤”对供应商配送的土豆、胡萝卜、西红柿、猪肉等食材逐一严格把关、验收入库,称重后一键拍照,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生成电子签收单,全程高效透明。
“以前靠人盯人,现在靠数据说话。”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崔正玉深有感触地说,如今通过平台下单,数据实时传输至电子秤,验收完成即刻生成电子签收单,形成了集网上平台下单、小程序接单、电子秤一键入库、二维码溯源于一体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有了数字化的采购流程,不仅食材来源清晰可查,通过动态分析库存与需求,学校还能精准制定采购计划,减少食材浪费。
食材是“校园餐”的源头,只有把好入口关,才能让师生们吃得健康、吃得放心。郧阳区严格执行食品及原材料供应商准入与退出机制,对大宗食材进行统一招标采购,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农业农村局对供应商资质进行集中评审,就像一道道“关卡”,杜绝了利益输送,保证采购规范、价格合理。各中小学校食堂还装上了“智能铠甲”,电子秤、展示大屏等智能设备一应俱全,确保食材来源可查、质量可控。
目前,郧阳区61所中小学食堂已实现“数字食堂”全覆盖,各校充分发挥平台各项功能,推进“互联网+营养健康”工程,助力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迈向更高的台阶。
作者:程墨 曹君华 陆建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