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凌晨发文致谢,小米双11销售额降29亿,高端化赌局赢没赢?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有个问题很好奇,各位大佬觉得小米,到底算不算高端品牌。
11月12日凌晨小米公布双11战报,不算小米汽车,全渠道290亿。
雷军转发六个字:谢谢大家支持。
当然,这事儿就不能翻旧账,因为去年双十一数据是319亿,跌了29个亿。
全渠道290亿背后,藏的不是销售额涨跌的事儿,而是小米正在赌的一个局:从性价比之王到高端品牌。
雷军这波是全部身家都押上了,高端化不成功,便成仁。
290亿里,6000块以上的手机卖了多少?官方没说。
![]()
但这次双11,小米17 Pro Max在6000元档拿了国产手机销量、销售额双冠军。
而且从iPhone换过来的用户,比上一代翻了快两倍,换句话说,用户开始把小米当iPhone的平替了。
这才是真正值钱的信号。
因为在中国手机市场,能在6000块价位站稳的国产品牌,屈指可数。
过去这个价位,要么华为撑着,要么苹果躺赢。
小米现在硬生生杀进来了,而且不是小米最擅长的性价比,而是靠产品硬实力,包括什么自研芯片、澎湃OS、7500mAh硅碳负极电池、徕卡联调影像、妙享背屏。
这些东西堆一块儿,让准备买iPhone的人开始犹豫。
而犹豫,就是高端化的机会。
我写商业分析,从来都不会一边倒。
![]()
小米高端化成了么?我觉得还早。
290亿比去年少了29亿。有人说是国补政策分流了购买力,有人说双11本身热度在降。
都没错,但还有个更关键的,小米的品牌溢价能力还不够。
什么叫品牌溢价?就是用户愿意为你的牌子多掏钱。
苹果一部手机卖8000,消费者觉得贵但还是买;小米同配置卖6000,消费者觉得香但心里还是觉得,一个小米居然敢卖那么贵。
因为高端化很多时候没法算账,小米做了这么多年高端化,投了上千亿研发,产品确实能打了,但消费者心智的转变,比技术突破难一万倍。
一个人,双11抢小米17 Pro Max,是因为真的在心里喜欢,觉得小米比iPhone强,还是因为它比iPhone便宜2000块?
如果是后者,小米的高端化还没成。
![]()
小米有进步,但不能半场开香槟。
为啥?因为高端市场是存量博弈。
苹果占全球高端市场62%的份额,华为回来了又占一块,留给小米的窗口期很窄。
而且小米的高端销量高度依赖大促节点,双11能卖爆,平时呢?
这就是「从抢购到首选」的距离。
真正的高端品牌,不靠促销冲销量,而是让用户平时就优先想到你。
苹果做到了,华为曾经做到了,小米还在路上。
同时还有一把双刃剑,就是年轻人越来越理性,越来越不愿意为溢价买单。
小米硬着头皮把价格顶上去,用户会不会为了那个「高端感」多掏钱?不好说。
![]()
而如果单纯是因为用料足,技术好,那本质上也是没有溢价的,依然没有达到真正的高端。
换句话说,小米要把这个牌子卖出去,还需要继续努力。
好消息是,小米有生态。
手表、监控、吹风、空调、冰箱、门锁、音响、氛围灯,等等等等。
你可能不会为了一部手机多花3000块,但你可能会为了全家桶体验多买几件小米生态链产品。这种黏性,其实比单纯的品牌溢价更持久。
而且小米的用户群足够年轻,足够愿意尝鲜。这群人现在可能买不起8000块的手机,但再过五年,他们消费能力上来了,而又习惯了小米生态,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小米。
不过还是那句话,时间又是小米的朋友,又是小米的敌人,双刃剑。
雷军现在由于造车的事情,又由于接连发生了几起舆论级事故,口碑两极化很明显。
![]()
当然,所有造车新势力,都感受过,当年特斯拉不也是说刹车失灵么,哪怕现在判决下来了还有人说特斯拉刹不住。
所以刨除掉营销人设,雷军还是挺猛的。
一个50多岁的人,本来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但他偏偏要去啃最硬的骨头。造车也好,冲高端也罢,哪个不是九死一生的局?
但他就是要赌。因为他知道,不赌,小米就只能是个「还不错的公司」;赌赢了,小米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公司」。
不过,真正的高端从来不是一夜暴富,而是长跑。
跑着跑着,有人倒下了,有人掉队了,剩下的那几个咬着牙坚持到最后,才是真正的王者。
那各位大佬觉得,雷军,能跑到最后么?
![]()
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